[发明专利]具有突起部的光学板、光学结构、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5606.9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9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信宏;曾炜展;王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5/02;G02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突起 光学 结构 背光 模块 显示装置 | ||
一种具有突起部的光学板、光学结构、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光学板包括:一本体,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多个突起部,位于第一表面上并突出于第一表面,突起部于第一表面的所占比例为0.03%~35%,突起部之间具有一间距(pitch)为0.5mm~10mm,且第一表面于突起部以外的部分具有一第一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01μm~0.1μ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板、光学结构、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且特别涉及可作为扩散板的一种具有突起部的光学板、光学结构、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扩散板是应用于电子产品如显示装置的一种光学板,其主要作用是将光源的光线扩散雾化,使产品屏幕呈现亮度均匀的画质。而不同电子产品对于屏幕画质需求不同,因此扩散板制造厂商制造扩散板时,会依下游厂商的需求而制造出具有不同的光穿透度的扩散板。以应用于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装置)的侧向式背光模块为例,一般包括由透光性材料形成的导光板、设置在导光板侧面端部的光源(例如冷阴极管形成的线光源)、位于导光板与线光源下方的光反射膜、以及配置在导光板上面形成发光面的扩散板和/或镜片膜(lensfilm)。
为了提高辉度及降低消耗电力,近年来在彩色液晶显示装置中,大多会特别于扩散板的上面或扩散板与导光板之间配置1片或2片表面具有棱镜形状的镜片膜,使从导光板射出的光有效率地聚光在液晶面板的正面方向上。又,为了改善因与光源间的距离所引起的发光量不均,亦有技术是于导光板里面印刷由光扩散油墨形成会随着远离光源而变大的点状图案,扩散板的配置则是以使光均一地扩散且使印刷在导光板里面的点状图案不被看见为主要目的。以往该等镜片膜的制造是通过热可塑性树脂板的压纹加工或使用放射线硬化型树脂的棱镜形状的转写等方法达成。但是,这些现有镜片膜制造成本高且被视为构成背光模块价格昂贵的主因,此外,现有的镜片膜亦因受限于其制造方法而使得材质选择范围过于狭窄。再者,镜片膜亦有因不具光扩散效果而必须与光扩散膜组合使用,造成背光模块的组装步骤繁复的问题。
另外,除了上述于显示装置中于扩散板的外还可能使用到的多种机能性膜如扩散膜、镜片膜、辉度提高膜,以提高显示画面的辉度及减少画面全体的辉度不均,为了达到显示装置轻薄化和降低成本等目的,目前也有许多研究是专注于开发出整合多种功能的光学板,例如整合扩散板的光扩散效果以及增亮膜的集光效果成一光学板的开发研究。特别是近来由于显示装置(如液晶电视)从小型进展到大型化,更希望能开发出可以减少所使用的机能性膜数量但又可提高辉度与扩散性能的光学扩散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板(optical plate)、光学结构、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其具有特殊设计的突起部,可使应用做为扩散板时,能提高辉度均齐度(uniformityof luminance)。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光学板,包括:一本体,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多个突起部,位于第一表面上并突出于第一表面,突起部于第一表面的所占比例为0.03%~35%,突起部之间具有一间距(pitch)为0.5mm~10mm,且第一表面于突起部以外的部分具有一第一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01μm~0.1μm。
其中,突起部的一外径为200μm~500μm。
其中,突起部包含一凹陷部形成于突起部的至少两顶点之间。
其中,光学板由透光性树脂所组成,透光性树脂的抗弯模数大于1GPa。
其中,突起部其中之一包括一凸块和一环状部,环状部位于所述凸块下方,环状部围绕并连接凸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56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