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绒山羊繁殖力基因ESR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5937.2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5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英;白文林;岳畅;朱延旭;王占红;郭丹;郭素玲;郭素平;李丰田;赵艳娇;郑圆媛;惠太宇;孙家明;蔡伟东;白智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11086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绒山羊 繁殖力 基因 esr 分子 标记 引物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绒山羊基因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绒山羊繁殖力基因ESR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包括分子标记C463T,且核酸序列自5’端起第11位碱基是SNP位点。分子标记C463T可应用于绒山羊的多胎性状及羊绒细度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绒山羊基因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绒山羊繁殖力基因ESR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繁殖性状在山羊育种中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提高母羊的产仔数对于提高整个养羊业的生产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母羊的多羔基因是决定绒山羊繁殖性状的关键因素,而产羔数是一个遗传力很低的数量性状,其遗传力只有0.1左右,因此难以用常规的育种技术来改良产羔数性状。辽宁绒山羊是低繁群体,发情周期和发情时间具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性,产羔数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因此,提高辽宁绒山羊的繁殖性状、探寻控制繁殖率的相关基因的关键位点至关重要。繁殖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排卵率、产仔数等繁殖力性状可以由许多小效基因调控,有时也可以由单基因调控,称为繁殖力(FEC)基因。关于繁殖力的关键候选基因已有较多研究,但国内外还没有关于ESR基因对辽宁绒山羊的产羔数及产绒性能的进行关联分析。雌激素(ESR)能刺激雌性动物的副性腺和生殖道,引起第二性征的发育以及性周期的变化,协同FSH、LH作用能使卵泡产生FSH、LH受体。结合了配体的ESR与特定的DNA序列如雌激素应答元件(ERE)相互作用可以改变雌激素基因的转录,进一步影响雌性动物的第二性征、繁殖周期、生殖力和妊娠维持,在胚胎的生长发育中其重要作用
ESR的多态性已有研究成果,但大多数都是关于猪的。然而,关于辽宁绒山羊的类似调查报告较少,因此本研究是首次针对群体进行的调查,旨在识别ESR基因的多态性,并将它们与产仔数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辽宁绒山羊产仔数与产绒量的相关性,以期检验多羔基因优势基因型及产绒优势基因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分子标记C463T可应用于绒山羊的多胎性状及羊绒细度研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绒山羊繁殖力基因ESR的分子标记,所述分子标记为分子标记C463T;
其中,分子标记C463T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为:5’-ggaaggaagg[c/t]ccctaattgtca-3’,且核酸序列自5’端起第11位碱基是SNP位点。
一种上述的绒山羊繁殖力基因ESR的分子标记的PCR特异性扩增引物,分子标记C463T的引物包括:
F:5’-gctcggttctatgtggca-3’,如SEQ ID NO.2所示;
R:5’-actggtggatgtggaggtt-3’,如SEQ ID NO.3所示。
一种上述绒山羊繁殖力基因ESR的分子标记在绒山羊的多胎性状及羊绒细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S1,提取待测绒山羊的基因组DNA;
S2,用分子标记C463T的引物组进行PCR扩增;
其中,扩增体系为:DNA模板溶液1μL,各引物溶液0.5μL,10mmol/L的10×dNTP取0.5μL,10×Taq缓冲液2.5μL,5U/μL的Taq酶取0.2μL,ddH2O取20μL;引物浓度均为10μmol/L,DNA模板溶液OD260/280:1.846;
S3,1%琼脂糖凝胶与溴化乙锭进行电泳鉴定分析;
S4,判断目标SNP的基因型;
S5,若含有标记目标SNP“CC”组合型,则待测绒山羊为候选的既具有多胎性状又能调控羊绒细度的绒山羊。
优选地,扩增程序均为:95℃3min;94℃30s、58℃30s、72℃30-60s、35个循环;72℃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未经沈阳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5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