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厚涂层彩涂钢板的辊涂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7042.2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2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蔡飞龙;任玉苓;陆善祥;张广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5/06 | 分类号: | B05D5/06;B05D1/38;B05D3/02;B05D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李丹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层 钢板 工艺 | ||
1.一种超厚涂层彩涂钢板的辊涂工艺,其包括至少两次底漆涂敷步骤和至少两次面漆涂敷步骤,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次底漆涂敷步骤中,控制初涂辊与初涂带料辊之间的压力为1600-1800kg;
在第一次底漆涂敷步骤后,采用烘烤炉对钢板进行烘烤,其中沿着钢板行走的方向,烘烤炉内依次被分为第一烘烤区、第二烘烤区、第三烘烤区、第四烘烤区和第五烘烤区,所述第一烘烤区、第二烘烤区、第三烘烤区、第四烘烤区和第五烘烤区内的烘烤温度依次增加;
在第二次底漆涂敷步骤中,控制精涂辊与精涂带料辊之间的压力为1600-1800kg;
在第二次底漆涂敷步骤后,采用烘烤炉对钢板进行烘烤,其中沿着钢板行走的方向,烘烤炉内依次被分为第一烘烤区、第二烘烤区、第三烘烤区、第四烘烤区和第五烘烤区,所述第一烘烤区、第二烘烤区、第三烘烤区、第四烘烤区和第五烘烤区内的烘烤温度依次增加;
在第一次底漆涂敷步骤、第二次底漆涂敷步骤及其之后的烘烤步骤中,控制钢板的行走速度为55~65mp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涂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次底漆涂敷步骤后的烘烤步骤中,第一烘烤区的烘烤温度为165-175℃、第二烘烤区的烘烤温度为185-195℃、第三烘烤区的烘烤温度为300-310℃、第四烘烤区的烘烤温度为330-340℃,第五烘烤区的烘烤温度为340-3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涂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次底漆涂敷步骤后的烘烤步骤中,第一烘烤区的烘烤温度为165-175℃、第二烘烤区的烘烤温度为185-195℃、第三烘烤区的烘烤温度为300-310℃、第四烘烤区的烘烤温度为330-340℃,第五烘烤区的烘烤温度为340-3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涂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次底漆涂敷步骤中,控制涂敷参数满足下列各项的至少其中之一:
初涂辊速度为70-78mpm;
初涂带料辊的速度为70-78mpm;
初涂涂料温度为32~37℃;
初涂涂料粘度为480-520cs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涂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次底漆涂敷步骤中,控制涂敷参数满足下列各项的至少其中之一:
精涂辊速度为70-78mpm;
精涂带料辊的速度为70-78mpm;
精涂涂料温度为32-37℃;
精涂涂料粘度为480-520cst。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辊涂工艺,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次面漆涂敷步骤中,控制初涂辊与初涂带料辊之间的压力为1700-1900kg;
在第一次面漆涂敷步骤后,采用烘烤炉对钢板进行烘烤,其中沿着钢板行走的方向,烘烤炉内依次被分为第一烘烤区、第二烘烤区、第三烘烤区、第四烘烤区和第五烘烤区,所述第一烘烤区与第二烘烤区的烘烤温度相同,随后第三烘烤区、第四烘烤区和第五烘烤区内的烘烤温度依次增加;
在第二次面漆涂敷步骤中,控制精涂辊与精涂带料辊之间的压力为1500-1700kg;
在第二次面漆涂敷步骤后,采用烘烤炉对钢板进行烘烤,其中沿着钢板行走的方向,烘烤炉内依次被分为第一烘烤区、第二烘烤区、第三烘烤区、第四烘烤区和第五烘烤区,所述第一烘烤区、第二烘烤区、第三烘烤区、第四烘烤区和第五烘烤区内的烘烤温度依次增加;
在第一次面漆涂敷步骤、第二次面漆涂敷步骤及其之后的烘烤步骤中,控制钢板的行走速度为45~55mp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辊涂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次面漆涂敷步骤后的烘烤步骤中,第一烘烤区的烘烤温度为145-155℃、第二烘烤区的烘烤温度为145-155℃、第三烘烤区的烘烤温度为295-305℃、第四烘烤区的烘烤温度为315-325℃,第五烘烤区的烘烤温度为320-3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70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