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28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7081.2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3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成国亮;朱凤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金威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49/20 | 分类号: | C07D249/2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线吸收剂 tinuvin 928 制备 方法 | ||
发明了一种以紫外线吸收剂UV‑329、α‑甲基苯乙烯为原料,甲基磺酸为催化剂合成Tinuvin 928的方法。首先在反应器中投入UV‑329和甲基磺酸,在氮气保护下,将反应物料加热到175℃,然后用计量泵将α‑甲基苯乙烯匀速地滴加到反应液液面以下,约6h滴完,随后于175℃~180℃的条件下反应0.5h~1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料冷却至95℃~100℃,静置分层,下层为甲基磺酸以及未反应的UV‑329,上层为粗产品。粗产品先用4%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2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然后将粗产品用甲苯溶解,所得溶液用活性白土进行脱色处理,脱色后的溶液经冷却结晶、过滤,并于90℃~100℃干燥得淡黄色产品。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合成工艺简单,原料UV‑329易得,副反应及产生的废水少,产品的产率和纯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并三唑系列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28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以紫外线吸收剂UV-329、α-甲基苯乙烯为原料,甲基磺酸为催化剂合成Tinuvin 928的方法,属于化工及高分子材料助剂领域。
背景技术
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28,化学名称为2-(2-羟基-3-枯基-5-特辛基苯基)苯并三唑,是巴斯夫公司研发生产的一种苯并三唑系列紫外线吸收剂,其结构式如下:
与同类苯并三唑系列紫外线吸收剂相比,Tinuvin 928具有分子量较大,光稳定性更好,耐紫外线能力更强等优点。与传统的紫外线吸收剂相比,它的油溶性较好,使其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较佳,而且不影响聚合物基体本身的性能。Tinuvin 928可以和受阻胺类紫外线吸收剂一起使用,对由于紫外线辐射引起的聚合物变脆、变色、易脱落等现象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可以用在食品包装、感光材料、涂料、聚烯烃、尤其是汽车的涂层以及复合材料制品中。
目前国内外关于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28合成方法的报道较少。参考专利(Dexter M,Winter R AE.2-[2-hydroxy-3,5-di(α,α-dimethyl benzyl)-phenyl]-2H-benzotriazole and stabilized compositions.US 4315848 A,1982-02-16)可以采用以下合成方式:由对特辛基苯酚与α-甲基苯乙烯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得2-枯基-4-特辛基苯酚,再从邻硝基苯胺开始经过重氮化、偶合、闭环还原反应制得产品2-(2-羟基-3-枯基-5-特辛基苯基)苯并三唑,反应式如下,
由于在2-枯基-4-特辛基酚的合成中,α-甲基苯乙烯与对特辛基酚反应存在着二取代的可能性,所以2-枯基-4-特辛基酚的收率较低。且以2-枯基-4-特辛基酚为原料合成Tinuvin 928的工艺复杂,不易操作,故尚没有厂家采用该工艺生产Tinuvin 928,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专利CN104610179 A(陈立功、王博威,一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的连续合成方法.CN104610179A.2015-05-13.)介绍了一种Tinuvin 928的连续合成方法,具体步骤为:将0.055g二氯化钯溶于23mL氨水,再与13.07g硅胶以及Hβ分子筛混合制备还原型固体催化剂;在单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中投入17.22g的该催化剂;将(Ⅰ-Ⅰ)所示化合物(纯度92.34%)与二乙胺按摩尔比1:0.3溶解在环己烷中制得质量浓度为5%的溶液,并持续通入单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并通入氢气,加热,使单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中氢气压力为0.5MPa,温度180℃;反应液持续从单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下端流出,流出液经冷却、气液分离、液体过滤、滤液蒸除溶剂得到(Ⅰ-Ⅱ)结构所示的Tinuvin 928产品,其中(Ⅰ-Ⅰ)所示化合物的转化率为93.08%,(Ⅰ-Ⅱ)所示的化合物选择性为61.19%。
结构式(Ⅰ-Ⅰ)和结构式(Ⅰ-Ⅱ)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金威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威海金威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70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