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圈自动整形加工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7768.6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0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李建华;杨舒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安作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4 | 分类号: | H01F4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慧华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唐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线 铣锥 浸锡机 输送盘 自动整形 机械手 加工线 放入 工作效率 人工干预 外壳形状 滑动 凹位 浸锡 匹配 自动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圈自动整形加工线,包括输送线、铣锥机及浸锡机,所述铣锥机及所述浸锡机设置在所述输送线的一侧,所述输送线上设置有若干个输送盘,所述输送盘可在所述输送线上滑动,所述输送盘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线圈的外壳形状匹配的凹位,所述输送线远离所述铣锥机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线圈放入铣锥机中的第一机械手,所述输送线远离所述浸锡机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线圈放入浸锡机中的第二机械手。从铣锥到浸锡,都通过自动化进行,不需要人工干预,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线圈自动整形加工线。
背景技术
线圈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先利用倒角机的铣刀对引脚进行倒角,再放入浸锡机中进行锡焊,目前现有的线圈铜线引脚倒角方式多数采用人工操作,启动倒角机,铣刀旋转,人手抓取线圈,将线圈铜线引脚对着倒角机铣刀,逐个进行倒角。这种方式,一方面由于线圈引脚较小,由人工抓取进行倒角,进给量与位置的难以把握,往往出现倒角铣偏、铣多,导致线圈引脚高度不一致现象;一方面由于单个线圈的引脚较多,需要人工旋转不同的角度进行逐个引脚的倒角,而引脚间的距离太近,需要操作工手拿线圈引脚倒角时,注意相邻引脚与铣刀的碰撞,这样致每个线圈引脚倒角时间花费较长,此外,对打磨后的的倒角进行浸锡时,也会利用人工进行上下料,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效率的线圈自动整形加工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圈自动整形加工线,包括输送线、铣锥机及浸锡机,所述铣锥机及所述浸锡机设置在所述输送线的一侧,所述输送线上设置有若干个输送盘,所述输送盘可在所述输送线上滑动,所述输送盘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线圈的外壳形状匹配的凹位,所述输送线远离所述铣锥机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线圈放入铣锥机中的第一机械手,所述输送线远离所述浸锡机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线圈放入浸锡机中的第二机械手。
有益效果是:从铣锥到浸锡,都通过自动化进行,不需要人工干预,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铣锥机包括安装机构、铣刀及第一转动轴;所述铣刀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所述安装机构设置有若干个供线圈的引脚穿过的通孔,所述铣刀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下方并与引脚的位置处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第一转动轴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安装机构可上下升降。
利用安装机构的升降带动线圈的引脚与铣刀相抵,利用铣刀对引脚进行打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夹座及压紧机构,所述夹座设置有与线圈的外壳外形匹配的凹槽,所述压紧机构配合所述夹座固定线圈的位置。滑动杆在导轨中运动时,使滑动杆逐渐远离夹座中心时,将带动齿条向外运动,驱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压盖压向线圈并固定线圈。
进一步,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固定座、压盖、齿条、滑动杆及齿轮,所述固定座设置有弯曲的导轨,所述滑动杆可插在所述导轨上并在所述导轨中运动,所述夹座可在所述固定座上转动,所述固定座中空,所述铣刀伸入所述固定座的中部并设置在所述夹座的下方,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夹座上,所述压盖与所述夹座转动连接,所述齿条滑动连接在所述夹座与所述压盖转动连接的一侧,所述齿条可向所述夹座的转动中心进给或退后,压盖上固定有与转动轴同轴的齿轮,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滑动杆固定在所述齿条上。
进一步,所述夹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过所述固定座的中部,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驱动转动。需要提及的是,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中部中空,所述铣刀可伸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中部。
进一步,所述夹座设置有约束引脚位置的限位机构。固定引脚的位置,防止引脚与铣刀位置错开。
进一步,所述浸锡机包括锡炉及设置在所述锡炉旁的回收槽,所述第二机械手的末端设置有两个夹爪,所述夹爪靠拢并形成与线圈的外形配合的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安作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安作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77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摄像头线圈向内理线辅助夹具
- 下一篇:一种线圈绕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