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腰带成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9349.6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0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际;张玉顺;曹本胜;张洪新;刘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尚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35/06 | 分类号: | D05B35/06;D05B3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2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带 内卷边 出口端 外卷边 进口端 卷起 腰带 成型装置 内侧边缘 一侧边缘 一次性 弯折 松紧 喇叭状结构 板体平行 固定包裹 生产效率 通过装置 外侧边缘 卷曲 半敞开 长度比 卷边器 压紧件 板体 半开 紧件 有压 收缩 覆盖 进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腰带成型装置,布带通过装置被卷曲成内部包裹松紧的腰带,装置的一端为布带进口端,另一端为布带出口端,从布带进口端到布带出口端依次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压紧件、内卷边器以及外卷边器,外卷边器和内卷边器均为板体一侧边缘卷起并弯折至与板体平行后成为内侧边缘,相对应一侧边缘卷起并弯折至覆盖在内侧边缘上成为外侧边缘,且外卷边器和内卷边器从布带进口端到布带出口端为依次收缩呈半开型喇叭状结构,外卷边器卷起后长度比内卷边器短,并固定包裹在内卷边器布带出口端外侧,内卷边器布带进口端的半敞开空间内设有压紧件。本发明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缝纫机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腰带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大衣和风衣类长款衣物,经常设计有腰带,腰带中还常常加入了松紧。缝纫中的包边是指将包边布料两侧卷起后将待包边布料夹在中间后一起缝制成型,现有包边拉筒需要手动将布料送入拉筒如口内,再用一根细棒插入拉筒内将布料从拉筒入口疏导至拉筒出口,之后再进行缝制,而且在其内加入松紧条,手工操作就更加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腰带成型装置,布带通过装置被卷曲成内部包裹松紧的腰带,装置的一端为布带进口端,另一端为布带出口端,从布带进口端到布带出口端依次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压紧件、内卷边器以及外卷边器,外卷边器和内卷边器均为板体一侧边缘卷起并弯折至与板体平行后成为内侧边缘,相对应一侧边缘卷起并弯折至覆盖在内侧边缘上成为外侧边缘,且外卷边器和内卷边器从布带进口端到布带出口端为依次收缩呈半开型喇叭状结构,外卷边器卷起后长度比内卷边器短,并固定包裹在内卷边器布带出口端外侧,内卷边器布带进口端的半敞开空间内设有用于延伸入内卷边器内并压住布料的压紧件。
进一步的:压紧件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外层压片、中层压片以及内层压片,外层压片上安装有螺丝,该螺丝贯穿外层压片与中层压片相接触,通过挤压中层压片以调节中层压片和内层压片形成的空隙间距,用以调节腰带内松紧的拉紧程度,螺丝和外层压片之间设有垫片,以稳固螺丝。
进一步的:内卷边器上设有长条形通孔,该通孔位于压紧件布带出口端与外卷边器布带进口端之间。
进一步的:内卷边器布带进口端外边缘固定设置有压杆,该压杆通过一根金属丝两端分别固定在外卷边器布带进口端两侧边上经过两次直角弯折而成,该金属丝两端平行于内卷边器边缘,金属丝中部弯折成半圆形悬于内卷边器外围。
进一步的:内卷边器在布带进口端连接有沿内卷边器长度方向设置的布匹限位器,该布匹限位器呈S形栅状,由弧形限位杆和C字形连接杆首尾顺次连接,形成波浪形状。
进一步的:外卷边器布带出口端的两侧边之间固定连接三角形支撑件。
进一步的:外卷边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进一步的:压紧件的布带进口端以及外卷边器的布带出口端均设有导向板,方便布带进出装置。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次性腰带成型装置方便了腰带外部布条的包边卷曲,以及腰带内部松紧带的加入,将其安装在缝纫机上,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不需要用手将松紧卷入布条内,腰带包边的平整性很好,而且线绳紧贴布料进行包缝,线绳在嵌线过程中的稳定性较好,利于穿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反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压紧件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压紧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尚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尚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93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