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管柱对接机器人焊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9376.3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9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姚洪伟;徐鹏;袁庆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2;B23K37/053;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230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机器人 控制器 安全光栅 传感器 安全距离 距离信息 机器人焊接 焊接信号 圆管柱 控制器控制 控制器连接 控制器判断 生产效率 实时检测 焊接 传递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管柱对接机器人焊接的方法,包括焊接机器人、控制器和安全光栅,所述控制器与焊接机器人连接,在所述安全光栅上设有若干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中设定焊接机器人与安全光栅的安全距离,传感器将实时检测到的焊接机器人与安全光栅的距离信息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判断此距离信息,若此距离信息大于设定的安全距离则控制焊接机器人维续工作,若此距离作息小于安全距离,则控制器控制焊接机器人停止工作。本发明能通过传感器对焊接信号进行检测,将焊接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从而使得焊接机器人对不同的工作状态进行不同的处理,解决了焊接机器人焊接时突然停止作业,进而提高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管柱对接机器人焊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圆管柱的焊接绝大多数是由焊接机器人完成,在工作时焊接机器人首先移动到零件的焊点位,然后焊枪接通电流完成焊接,接下来焊接机器人会继续移动到下一个焊点位,焊枪再通电流焊接进行焊接。为了防止焊接机器人在移动或者焊接过程中有人进入工位发生危险,一般在进入工位处均安装有“安全光栅”,在焊接机器人作业过程中,如果焊接过程中焊接机器人撞到光栅,焊接机器人会立即停止作业。这样就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是焊接机器人焊接时突然停止作业,则会使此处的焊点被焊穿,这样就会使零件的返修率提高,进而影响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了一种圆管柱对接机器人焊接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管柱对接机器人焊接的方法,包括焊接机器人、控制器和安全光栅,所述控制器与焊接机器人连接,在所述安全光栅上设有若干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中设定焊接机器人与安全光栅的安全距离,传感器将实时检测到的焊接机器人与安全光栅的距离信息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判断此距离信息,若此距离信息大于设定的安全距离则控制焊接机器人维续工作,若此距离作息小于安全距离,则控制器控制焊接机器人停止工作。
所述焊接机器人为弧焊机器人。
所述传感器为可控电磁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通过传感器对焊接信号进行检测,将焊接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从而使得焊接机器人对不同的工作状态进行不同的处理,解决了焊接机器人焊接时突然停止作业,进而提高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圆管柱对接机器人焊接的方法,包括焊接机器人、控制器和安全光栅,所述控制器与焊接机器人连接,在所述安全光栅上设有若干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中设定焊接机器人与安全光栅的安全距离,传感器将实时检测到的焊接机器人与安全光栅的距离信息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判断此距离信息,若此距离信息大于设定的安全距离则控制焊接机器人维续工作,若此距离作息小于安全距离,则控制器控制焊接机器人停止工作。
所述焊接机器人为弧焊机器人。
所述传感器为可控电磁传感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所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93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管柱机器人焊接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螺丝、压扣及弹片一体式解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