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ZnTCPP@MOF的无机离子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9426.8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8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邓盛元;盛玉锋;马科锋;刘广;张煦彤;康凯;杨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刘海霞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zntcpp mof 无机 离子 化学 发光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ZnTCPP@MOF的无机离子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先将ZnTCPP@MOF溶液滴加修饰至洁净的玻碳电极表面,再滴加待检测的无机离子溶液,干燥后滴加TOAB的乙醇溶液,最后置于pH 7.4的HEPES缓冲溶液的电解液中,通入高纯氧气,进行ECL信号检测,根据无机离子的浓度与ECL信号的线性关系,计算得到待检测的无机离子溶液的浓度。本发明的检测方法信号灵敏,检测范围广,能够实现无机离子的高灵敏度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致化学发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锌卟啉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nTCPP@MOF)的无机离子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是一种使用广泛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因其高灵敏度、高稳定性而用于环境检测、食品卫生等领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多孔的结构,因而可用于吸附、储存气体或催化等应用。锌卟啉可以依靠外源性强氧化剂作为共反应剂增敏,因而增强其ECL性能。
目前无机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有EDTA滴定法、离子色谱法、ICP法等,其中EDTA滴定法实验步骤复杂、操作繁琐,离子色谱法对于阳离子浓度检测的优势不明显,而ICP法是目前检测痕量元素常用的方法,但也存在着每次开机需要标样、对标准实际消耗量大的缺点。
现有的利用ECL进行离子检测的方法,大多是利用某些对于待检测离子特异性识别的发光材料,将其修饰在电极表面作为探针进行离子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锌卟啉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nTCPP@MOF)的无机离子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基于ZnTCPP@MOF的无机离子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将浓度为0.3~1.0mg/mL ZnTCPP@MOF溶液滴加修饰至洁净的玻碳电极表面,干燥后滴加待检测的无机离子溶液,干燥后滴加5~25mM TOAB的乙醇溶液,干燥后置于pH 7.4的HEPES缓冲溶液的电解液中,通入高纯氧气,进行ECL信号检测,根据无机离子的浓度与ECL信号的线性关系,计算得到待检测的无机离子溶液的浓度。
本发明中,所述的无机离子为能够使ZnTCPP@MOF的ECL信号产生猝灭的无机离子,可以是Ni2+、Mn2+、Ba2+、Mg2+、Cd2+或Ca2+。
优选地,所述的ZnTCPP@MOF溶液的浓度为0.5mg/mL。
优选地,所述的ZnTCPP@MOF的质量与TOAB的摩尔量的比为12~200mg/mM,更优选为50mg/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显著优点是:
(1)发明人首次发现在电解液中,无机离子(Ni2+、Mn2+、Ba2+、Mg2+、Cd2+或Ca2+)的存在会使ZnTCPP@MOF的ECL信号产生猝灭,本发明借助金属有机框架储存氧气的特性增强锌卟啉ZnTCPP的发光强度,利用无机离子使ECL信号猝灭的现象,从而实现对于无机离子的高灵敏度检测。
(2)本发明的离子选择性电极构建简单方便,检测范围广,离子浓度可以从0.01mM至50mM,且信号稳定,平行试验下ECL信号相对标准偏差为1.48%。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使用的ZnTCPP@MOF材料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8制备得到的ZnTCPP@MOF电致化学发光电极的ECL强度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94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