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二次放电的射频线圈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9460.5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0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赵雪霖;邵正中;林翔;赵海燕;刘本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49/02 | 分类号: | H01J49/02;H01J49/10;H01J49/26;G01N27/62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胡景波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线圈 矩管 等离子 二次放电 样品锥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接线端子 底端 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技术 接地金属片 感应电势 同轴设置 无氧铜管 制造成本 不接触 循环水 内管 内接 外管 中空 改造 | ||
1.一种消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二次放电的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射频线圈两端设有接线端子A(5)和接线端子B(6);接线端子A(5)中设有射频金属片(101)和射频包裹部(102),射频包裹部(102)为圆柱状,射频金属片(101)为底端为3/4圆形的矩形片状结构,射频金属片(101)上设有电源孔(103)用于连接射频电源,该3/4圆形内径大于射频线圈(4)外径,该圆外径与射频包裹部(102)内径相同,射频线圈(4)、射频金属片(101)和射频包裹部(102)三者通过螺丝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二次放电的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接线端子A(5)和接线端子B(6)的结构完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二次放电的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射频线圈(4)为无氧铜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二次放电的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频金属片(101)的材质为铜或银。
5.一种消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以下部件:等离子矩管、射频线圈(4)、接线端子A(5)、接线端子B(6)、接地金属片(10)和样品锥(9);等离子体矩管靠近底端同轴设置射频线圈(4),射频线圈(4)直径大于等离子矩管外径,两者不接触,射频线圈(4)两端设有接线端子A(5)和接线端子B(6),接线端子A(5)和接线端子B(6)连接射频电源;等离子矩管底端开口,设置样品锥,样品锥(9)与等离子体矩管底端之间为大气环境,样品锥(9)内为真空泵抽的粗真空环境,样品锥(9)之间有孔隙,样品锥(9)和接线端子B(6)之间连有接地金属片(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装置,其特征在于,等离子矩管包括内管(11)、中管(12)、外管(13);其中内管(11)顶端设有内管进气口(1),中管(12)和外管(13)靠近顶端设有中管进气口(2)和外管进气口(3),内管(11)直径<中管(12)直径<外管(13)直径,内管(11)、中管(12)和外管(13)为同轴心设置,中管(12)套在内管(11)外面,外管(13)套在中管(12)外面,内管(11)端部突出于中管(12)端部,中管(12)端部突出于外管(13)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离子矩管的材质为石英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金属片(10)材质为无氧铜或银箔,表面镀金或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装置,其特征在于,射频线圈(4)设于内管(11)出口端与等离子矩管出口端之间,射频线圈(4)与等离子矩管外壁的距离为1-3mm,射频线圈(4)到内管(11)出口端的距离为3-10mm,射频线圈(4)到等离子矩管出口端的距离为3-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民族大学,未经大连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94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子供应系统和控制离子供应系统的方法
- 下一篇:等离子体质谱仪进样管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