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挖钻垂直清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9559.5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7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唐剑;汪泉庆;周彦文;柳林;龚鹏鑫;王晓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D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初向庆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挖钻 垂直 清淤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挖钻垂直清淤方法,在桩基施工完毕后,将旋挖机设置在桩基钻孔平台上;沿横桥方向,从下游往上游逐跨拆除钻孔平台;每拆除一跨时,首先拆除该跨两排钢管桩和承重主梁间的面板、分配梁,拆除后,将旋挖机钻头垂直下放对该跨下方河床进行清淤;然后拆除该跨的承重梁,用旋挖机清理剩余区域,检查河床标高清理到位后,再拨除该区域内的钢管桩。本发明利用采用旋挖钻垂直清淤,施工进度块,清淤效果好,尤其适用于施工进度要求较高的工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领域,涉及一种对水中承台施工围堰下放前,对围堰下放区河床进行清淤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深水承台施工,在进行围堰下放前,有必要对相应位置的河床进行清淤,以降低围堰入土难度。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采用“气举反循环”工艺进行河床清淤施工,但“气举反循环”工艺施工速度较慢,不适用于对施工进度有较高要求的工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施工进度快,清淤效果好的承台施工围堰清淤方法,适用于在工期紧的情况下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旋挖钻垂直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
(1)在桩基施工完毕后,将旋挖机设置在桩基钻孔平台上;沿横桥方向,从下游往上游逐跨拆除钻孔平台;
(2)拆除第一跨时,首先拆除该跨两排钢管桩和承重主梁间的面板、分配梁,拆除后,将旋挖机钻头垂直下放对该跨下方河床进行清淤;
(3)第一跨下方清淤完成后,拆除第一跨的承重梁,用旋挖机清理剩余区域,检查河床标高清理到位后,再拨除该区域内的钢管桩;
(4)旋挖机后退,然后按照步骤(2)和(3)的方法,依次拆除后续跨并清淤,直至拆除全部平台并完成平台下方河床清淤。
本发明采用旋挖钻垂直清淤,施工进度块,清淤效果好,尤其适用于施工进度要求较高的工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旋挖机垂直清淤的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钻孔平台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平台逐跨拆除的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旋挖钻垂直清淤的方法,在桩基施工完毕后,逐跨拆除围堰范围内的钻孔平台1,每拆除一跨,利用旋挖钻2对该跨下方河床3进行清淤,为保证清淤效果,旋挖机2钻头垂直下放至清淤范围内进行清淤。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钻孔平台1有5排顺桥向承重主梁4,形成4跨,拆除平台1时沿横桥方向、从下游往上游的顺序分4次逐跨拆除。
如图3所示,首先拆除第一跨的两排钢管桩和承重主梁间的面板、分配梁,使用旋挖钻机对此区域的河床清理,清淤方式如图1所示。
第一跨下方清淤完成后,拆除第一跨的承重梁,用旋挖机清理剩余区域,检查河床标高清理到位后,再拨除该区域内的钢管桩5;
旋挖机后退,然后按照第一跨拆除和清淤的方法,依次拆除后续跨并清淤,直至拆除全部平台并完成平台下方河床清淤。
每跨贝雷梁被拆除后,形成的区域面积可能较大,旋挖钻机作业半径有限时,无法对该跨较远处河床进行清淤,可在已清淤的区域安装临时贝雷梁和分配梁,形成临时作业平台,保证围堰下放区域清淤无死角。临时安装的贝雷梁和分配梁等需按原栈桥平台的施工要求进行,保证其稳定性和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95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