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喷浆玉米皮中黄曲霉毒素的生物降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9735.5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0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国;张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泓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30 | 分类号: | A23K10/30;A23L5/20;A23L5/30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张晨光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浆 玉米 中黄 曲霉 毒素 生物降解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喷浆玉米皮中黄曲霉毒素的生物降解方法,涉及饲料加工技术领域。该对喷浆玉米皮中黄曲霉毒素的生物降解方法,其特征是对喷浆玉米皮中黄曲霉毒素采用橙色黄杆菌降解、培养基胞外粗提液降解和紫外线处理,所述橙色黄杆菌为一种乳过氧化物酶,且在橙色黄杆菌粗蛋白质提取物在水溶液中占比为10‑40%;所述培养基胞外粗提液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培养基胞外粗提液。该对喷浆玉米皮中黄曲霉毒素的生物降解方法,通过橙色黄杆菌蛋白质提取物与水溶液混合后对玉米皮中的黄曲霉毒素B1进行降解,并使得初步降解后的黄曲霉毒素含量在玉米皮中的占比被降低至76%,通过胞外粗提液对其中的黄曲霉毒素进行生物酶降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对喷浆玉米皮中黄曲霉毒素的生物降解方法。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主要由基因同源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复杂酶促反应生物合成的次级代谢产物。目前鉴定出的共有18种,分为B族和G族两大类,在动物体内代谢可产生黄曲霉毒素M1、M2等多种同源衍生物。它给粮食及饲料造成严重污染,其中黄曲霉毒素B1是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的物质。黄曲霉毒素主要作用于肝脏,引起肝脏病变。食用了含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可引起人畜急性中毒从而引发疾病,且黄曲霉毒素有强致癌、导致基因突变和畸形作用,严重威胁动物及人类健康,如何除去粮食及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被人们广泛关注。
生物学方法降解黄曲霉毒素,是近年来研究热门的一种脱毒方法,主要为微生物的降解,包括真菌和细菌两大类。在黄曲霉毒素生物方法降解的研究中,大量的利用筛选得到能够降解黄曲霉毒素的生物菌种,通过自身代谢产生某种胞内酶或者胞外酶将黄曲霉毒素分子的毒性基团降解为无毒害的物质被生物利用或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另一方面通过生物酶的单一活性成分对黄曲霉毒素进行降解为无毒的其他组分,但生物酶的来源、活性以及稳定性需要优化与提高。
目前,生物防治黄曲霉毒素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国内外使用生物学方法降解黄曲霉毒素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刚刚起步。黄曲霉毒素虽能被不同的菌株所降解,但目前的防治方法依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般研究主要侧重于降解黄曲霉毒素菌株的筛选,但对于降解的机理及解毒酶特性需要进一步研究。黄曲霉毒素分解酶相关的基因报道还比较少,且酶的产量和活性不太高,毒素不能被完全降解。因此,需要用到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的手段对微生物菌种进行筛选及改造,并获得黄曲霉毒素分解酶的组成基因并进行高效表达,开发出能够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的生物菌种。将生物发酵技术应用于饲料工业,以减少饲料的污染和浪费,降低养殖行业和饲料行业经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喷浆玉米皮中黄曲霉毒素的生物降解方法,该对喷浆玉米皮中黄曲霉毒素的生物降解方法将生物发酵技术用于饲料工业,大大减少了饲料的污染和浪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对喷浆玉米皮中黄曲霉毒素的生物降解方法,其特征是对喷浆玉米皮中黄曲霉毒素采用橙色黄杆菌降解、培养基胞外粗提液降解和紫外线处理,所述橙色黄杆菌为一种乳过氧化物酶,且在橙色黄杆菌粗蛋白质提取物在水溶液中占比为10-40%;所述培养基胞外粗提液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培养基胞外粗提液;所述紫外线的辐射照度为90-350W/m³。
本方法的实施步骤为:
(1)喷浆玉米皮用玉米浸泡液浸泡玉米皮至完全软化;
(2)使用橙色黄杆菌粗蛋白质提取物与水溶液对玉米皮进行黄曲霉毒素降解处理;
(3)使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培养基胞外粗提液进一步对玉米皮进行黄曲霉毒素降解处理;
(4)利用紫外线照射处理玉米皮;
(5)烘干喷浆玉米皮得到去除黄曲霉毒素的喷浆玉米皮。
优选的,所述橙色黄杆菌粗蛋白质提取物在水溶液中的占比为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泓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南泓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97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