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视频输出的方法及其装置、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1149.4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6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骆华敏;齐元吉·查克拉博蒂;陈尚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363 | 分类号: | H04N21/4363;H04N21/4627;G06F21/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视频 输出 方法 及其 装置 控制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了控制视频输出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安全控制器实时检测视频显示控制器中配置的输出分辨率和HDMI接口中配置的HDCP加密状态是否满足视频的HDCP保护要求;在不满足该视频的HDCP保护要求时,该安全控制器向该视频显示控制器发送指令以指示该视频显示控制器关闭该视频的输出。由上可知,在不满足该视频的HDCP保护要求时,则表明位于富执行环境REE中的视频驱动模块受到攻击导致视频显示控制器的输出分辨率或HDMI接口的HDCP加密状态被篡改,此时输出的视频不安全,该安全控制器向视频显示控制器发送指令以指示该视频显示控制器关闭视频的输出,保障了视频输出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输出,尤其涉及一种控制视频输出的方法及其装置、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视频编解码技术的演进以及人们对更高品质视觉画面的不断追求,4K超高清(Ultra High Definition,UHD)分辨率视频已经逐渐走进公众视野并迅速推广。由于高品质的视频制作成本高昂,版权保护已形成业界共识并不断加强,UHD时代以MovieLabs为代表的组织已制定出相应的安全规范,其中,对输出的视频采用高带宽数字内容保护技术(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HDCP)进行保护以及对视频播放运行环境的安全性和鲁棒性进行了特别强调。
GlobalPlatform标准协会定义了可信执行环境(Trusted ExecutionEnvironment,TEE)和富执行环境(Rich Execution Environment,REE)两个运行环境,其中,TEE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安全运行环境,运行其中的软件和硬资源安全可信;REE是一个丰富的开放运行环境,运行其中的软件和硬件资源非常多并且对软件开放,因而缺乏安全。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由机顶盒和显示设备组成的系统中实现视频输出的架构图,在机顶盒侧,软件层的解密模块位于TEE,软件层的视频播放模块和视频驱动模块位于REE,硬件层的视频显示控制器和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Interface,HDMI)位于REE;在显示设备侧,该显示设备也包括HDMI接口。
在该机顶盒启动或者该机顶盒和该显示设备中任一HDMI接口发生插拔时,视频驱动模块通过该机顶盒的HDMI接口查询该显示设备的扩展显示标识数据(Extended DisplayIdentification Data,EDID)信息,获取该显示设备所支持的分辨率、是否支持HDCP协议以及在支持HDCP协议时所支持的HDCP协议版本。
视频驱动模块对视频显示控制器的输出分辨率进行配置,该视频显示控制器中配置的输出分辨率用于控制视频输出时所显示的分辨率,具体地,视频驱动模块配置视频显示控制器的初始输出分辨率为该显示设备所支持的分辨率;
视频驱动模块还配置机顶盒的HDMI接口的HDCP加密状态,具体地,在该显示设备不支持HDCP协议时,该视频驱动模块配置机顶盒的HDMI接口的HDCP加密状态为HDCP加密禁用;在该显示设备支持HDCP协议时,该视频驱动模块根据获取的该显示设备所支持的HDCP协议版本和该显示设备的HDMI接口进行HDCP握手协商,在协商成功时,配置机顶盒的HDMI接口的HDCP加密状态为HDCP协议版本加密使能;在协商失败时,配置机顶盒的HDMI接口的HDCP加密状态为HDCP加密禁用。
比如,若HDCP2.2协商成功,则配置机顶盒的HDMI接口的HDCP加密状态为HDCP2.2加密使能;若HDCP1.4协商成功,则配置机顶盒的HDMI接口的HDCP加密状态为HDCP1.4加密使能;若HDCP2.2和HDCP1.4协商都失败,则配置机顶盒的HDMI接口的HDCP加密状态为HDCP加密禁用。
其中,HDMI接口包括HDMI控制器,对机顶盒的HDMI接口进行配置是在HDMI控制器上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11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