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纹理颗粒、随机纹理防伪标识结构及防伪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1234.0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9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柯斯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16/583;G09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识别 纹理 随机纹理防伪标识 金属镀膜层 颗粒本体 侧壁 金属反光 视觉差异 视觉效果 观察 垂直 覆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纹理颗粒、随机纹理防伪标识结构及防伪识别方法,其中纹理颗粒包括:颗粒本体;金属镀膜层,形成于所述颗粒本体的侧壁上,所述金属镀膜层完全覆盖或者部分覆盖该侧壁;识别者在倾斜角度观察时能够得到金属反光视觉效果,与垂直角度观察时有视觉差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让识别者方便、快捷、准确的进行防伪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纹理颗粒、随机纹理防伪标识结构及防伪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纹理防伪技术是以材料本身固有的纹理特征作为防伪识别标记的一种防伪技术,将纹理分布特征图案用于防伪识别标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每一张都不相同,基本原理是随机形成一个纹理分布特征图案,将其存入云端数据库待查,识别时调出云端数据库中的纹理分布特征图案对比,不符合为假。
目前的纹理防伪技术中,将纹理颗粒随机布撒后形成纹理式分布,然后以这种纹理分布的特征信息作为防伪标识。但这种防伪标识由于形成纹理的纹理颗粒其自身结构很微小,对于利用手机拍照或人眼直接识别等公众识别手段时,易被印刷、打印、蚀刻等技术形成的视觉图像所模仿,从而对公众识别造成视觉欺骗,进而使得防伪效果失效。
为此在公众识别条件(只能利用手机或是人眼直接观察)下,使用纹理防伪技术时往往要在形成纹理的纹理颗粒上辅之以不能被印刷、打印、蚀刻等技术模仿的特定识别特征,并且该特定识别特征需满足公众识别条件,当这样造假者采用各种印刷、各种打印、各种蚀刻等技术低成本的模仿纹理分布特征图案作为防伪标识时,马上就会被发现,从而避免被印刷、打印、蚀刻等技术形成的视觉欺骗。
但是由于纹理颗粒自身结构很微小,很难通过手机拍照或人眼直接识别等公众识别手段直接判断纹理颗粒上是否存在特定识别特征,因此往往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辅助工具来观察纹理颗粒上是否携带了特定识别特征,但对于参与纹理防伪的公众而言,很难准确的选择合适的专业辅助工具,并且这些辅助工具识别者也不会随时带在身边,因此极大的影响了纹理防伪技术的推广应用。
鉴于上述情况,本设计人借其多年相关领域的技术经验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不断研发改进,并经大量的实践验证,提出了本发明的随机纹理颗粒、随机纹理防伪标识及防伪识别方法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纹理颗粒,可随机布撒于基体层上形成随机纹理防伪标识结构,能让识别者方便、快捷、准确的进行防伪识别。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机纹理防伪标识结构,能让识别者方便、快捷、准确的进行防伪识别。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伪识别方法,能让识别者方便、快捷、准确的进行防伪识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纹理颗粒,用于随机布撒于基体层上形成随机纹理防伪标识结构,所述纹理颗粒包括:颗粒本体;金属镀膜层,形成于所述颗粒本体的侧壁上,所述金属镀膜层完全覆盖或者部分覆盖该侧壁;识别者在倾斜角度观察时能够得到金属反光视觉效果,与垂直角度观察时有视觉差异。
优选的,上述的纹理颗粒,其中,所述颗粒本体为矩形柱体,其侧壁垂直于所述基体层,所述金属镀膜层形成于所述颗粒本体的一个侧壁上。
优选的,上述的纹理颗粒,其中,所述颗粒本体为方形柱体,所述金属镀膜层形成于所述颗粒本体的四周侧壁上。
优选的,上述的纹理颗粒,其中,所述颗粒本体为圆柱体,所述金属镀膜层形成于所述颗粒本体的圆周侧壁上。
优选的,上述的纹理颗粒,其中,还包括透光颜色层,形成于所述金属镀膜层的外侧,所述透光颜色层全部或者部分的覆盖所述金属镀膜层。
优选的,上述的纹理颗粒,其中,所述透光颜色层为颜料印刷薄层或颜料喷涂薄层。
优选的,上述的纹理颗粒,其中,所述透光颜色层与颗粒本体的颜色相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柯斯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柯斯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1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环境分析的设备控制系统
- 下一篇:渔业监护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