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钥匙式智能锁芯及其适配的钥匙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1254.8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9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余镇江;李其标;余彦学;余彦辉;廖海强;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基信锁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49/00;E05B15/04;E05B15/14;E05B27/10 |
代理公司: | 中山尚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8 | 代理人: | 夏士军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钥匙 智能 及其 | ||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插钥匙式智能锁芯,包括锁壳、拨拖、转动轴、锁胆和智能钥匙,转动轴内设置有电动离合腔,电动离合腔内设置有转键以及能够带动转键与锁胆接合联动或分离的电动离合装置,电动离合装置电连接有控制装置;智能钥匙具有握持部和开锁部,握持部内设置有第一加密芯片,开锁部上设置有与第一加密芯片电连接的钥匙电路板,钥匙电路板上设置有钥匙触点,锁壳和锁胆内设置有导电弹子,控制装置设置有与第一加密芯片进行密钥验证的加密认证电路,在密钥验证通过后控制装置控制电动离合装置带动转键与锁胆接合联动,扭动智能钥匙即可开锁;采用机械验证和密码验证双结合的方式,只有钥匙和密码都配对成功才能开锁,安全性能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插钥匙式智能锁芯及其适配的钥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智能锁一般采用智能钥匙机械验证、指纹验证、刷卡验证和密码验证等单一式验证,不法分子只需破坏其中一种验证方式即可开锁,安全性能低。
另外,现有的电子锁的传动装置(电动离合装置)大都是通过电机和传动机构来实现的,为了将电机的转动动作转换成开锁和解锁的左右运动的动作,需要复杂的传动机构来实现,并且,对于电机的正反转的时间需要精确控制,不然容易造成传动机构的损坏;由于很难对电机的正反转时间进行精确的控制,所以如果采用螺杆传动的话很容易就会传动过位而形成空转,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双弹簧式电子锁,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83790443B、发明名称为:一种用于电子锁中的电机传动装置,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正反转电机固定在电机外壳的安装容腔内;转牙轴的一端与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实现连动;转牙套筒的外径小于电机外壳的伸出口直径,转牙套筒通过通孔套设在转牙轴上使得转牙轴上的螺纹一和转牙套筒内的螺纹二相互啮合;内转牙弹簧套在转牙轴上,并且内转牙弹簧的两端位于正反转电机和转牙套筒之间;外转牙弹簧套在转牙套筒上,并且外转牙弹簧的两端位于转牙套筒和电机外壳的内壁之间;通过内转牙弹簧压缩后反作用在转牙套筒上,使转牙套筒的螺纹二和转牙轴上的螺纹一反向啮合,一旦电机反转,转牙套筒马上螺纹传动向外伸出而不会形成空转,同理,当锁合时,本发明通过外转牙弹簧压缩后反作用在转牙套筒上,使转牙套筒的螺纹二和转牙轴上的螺纹一反向啮合,一旦电机反转,转牙套筒马上螺纹传动向内伸进而不会形成空转。该技术方案虽然通过增加两个弹簧就解决了传统螺杆和螺套容易形成空转的难题,使得电子锁不需要过于精确控制电机正反转的时间,但其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由于螺纹一和螺纹二始终保持反向啮合,不管电机正转或反转,转牙轴始终带动转牙套筒一起转动;但当转牙套筒与锁内其它机构出现机械卡死时,便会导致螺纹一和螺纹二之间出现相对空转滑丝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导致该传动装置损坏失效;
2、该转牙套筒的内端面向外延伸有环形凸缘,外转牙弹簧套在转牙套筒上,并且外转牙弹簧的两端位于该环形凸缘和电机外壳的伸出口的内端面之间;该结构的加工工艺较为复杂,且转牙套筒的内端面向外延伸有环形凸缘,导致转牙套筒的尺寸变大,无法满足小型锁具的要求。
3、该专利的说明书中并未记载任何有关该传动装置的实际应用,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该传动装置结构复杂,特别是电机外壳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相扣连接而成,该传动装置无法广泛应用于所有锁具中,特别是无法应用于采用弹子锁锁壳或叶片锁锁壳的电子锁中。
因此,设计出一款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高安全等级的双验证方式的智能锁是本发明创造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高安全等级双保险的插钥匙式智能锁芯及其适配的钥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基信锁芯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基信锁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12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控制的实验室多功能锁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共享锁及其开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