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营销终端异常流量监控方法、系统及电力营销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1604.0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9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韦小刚;蔡宇翔;连纪文;潘丹;邹徐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营销 网络流量 终端 捕获 电力营销系统 异常电力 异常流量 应用协议 应用协议分析 终端接入网络 单点故障 性能瓶颈 重新认证 监控 营销 报文 旁路 追溯 部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营销终端异常流量监控方法,包括对电力营销终端接入网络后产生的网络流量镜像进行捕获;对捕获的网络流量镜像进行应用协议分析,获得异常应用协议;根据异常应用协议,追溯异常电力营销终端;向异常电力营销终端发出重新认证报文。同时公开了相应的系统和电力营销系统。本发明采用旁路部署模式,捕获网络流量镜像,有效避免了单点故障和性能瓶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营销终端异常流量监控方法、系统及电力营销系统,属于电力营销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营销系统包括电力营销终端,电力营销终端一般通过无线网络通道访问部署在内网的应用服务器,中间需要经过接入路由器、应用防火墙、接入交换机等多种网络设备,由于无线网络自身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内网资源不被攻击者破坏或嗅探,需要对电力营销终端访问过程中经过的网络流量进行检测,对检测到的异常进行防御。
现在采用的系统是IPS(入侵防御系统),IPS工作基本步骤如下:(1)串接在所监控业务的网络通道中;(2)通过一个网络端口接收来自外部业务终端的流量;(3)通过流量过滤器检查流量是否包含异常活动或可疑内容;(4)对于包含异常活动或可疑内容的流量进行拦截,对其他流量放行;(5)通过另外一个端口将正常流量传送到内部业务系统中。这样一来,有问题的流量,以及所有来自同一数据流的后续流量,都能在IPS设备中被清洗掉。
但是IPS存在以下缺点:1、单点故障:IPS需串接到业务网络通道中使用, IPS很容易就成为攻击者的网络攻击对象,IPS一旦出现问题,造成单点故障,势必导致整个经过该网络节点的所有业务中断;2、性能瓶颈:从IPS串接在业务网络通道这一角度出发,IPS作为业务流量必经的一个网络节点,毫无疑问会增加网络流量的滞后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营销终端异常流量监控方法、系统及电力营销系统,解决了IPS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力营销终端异常流量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电力营销终端接入网络后产生的网络流量镜像进行捕获;
对捕获的网络流量镜像进行应用协议分析,获得与指定电力协议不匹配的异常应用协议;
根据异常应用协议,追溯异常电力营销终端;
向异常电力营销终端发出重新认证报文。
针对异常应用协议,通过分析网络报文中电力营销终端的标识,追溯发起该异常应用协议的异常电力营销终端。
获得与指定电力协议不匹配的异常应用协议的过程为,
设置需比对的指定电力协议;
对捕获的网络流量镜像进行应用协议分析;
将应用协议与指定电力协议进行比对,若不匹配,则该应用协议为异常应用协议。
重新认证报文中包含认证服务器地址,异常电力营销终端访问认证服务器地址,进行重新认证。
电力营销终端异常流量监控系统,包括,
捕获模型:对电力营销终端接入网络后产生的网络流量镜像进行捕获;
应用协议分析模块:对捕获的网络流量镜像进行应用协议分析,获得与指定电力协议不匹配的异常应用协议;
追溯模块:根据异常应用协议,追溯异常电力营销终端;
联动处置模块:向异常电力营销终端发出重新认证报文。
追溯模块的工作过程为,针对异常应用协议,通过分析网络报文中电力营销终端的标识,追溯发起该异常应用协议的异常电力营销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16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