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响照明设备及音响照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2245.0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8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钱师龙;林建宗;方翔;陈云伟;艾金明;钟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立达信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33/00 | 分类号: | F21V33/00;H04R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响 照明设备 照明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音响照明设备及音响照明系统。音响照明设备包括音响本体、与音响本体拼接的灯体以及音频控制装置;音频控制装置包括与音响本体和/或灯体相连的背板、设于背板的电路板组件以及与电路板组件电连接的无线接收件;电路板组件与音响本体电连接。将音频控制装置通过其背板整体安装于灯体上,进而实现音响本体、灯体及音频控制装置三者固定安装于一体,使用时通过无线控制装置向无线接收件发送播音信号,电路板组件将该播音信号处理后控制音响本体产生对应的声波,进而实现播音与照明的一体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播音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响照明设备及音响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将音响与灯体结合形成的音响照明设备能同时具备照明与播音的效果,在教育等领域使用较为广泛。现有的音响照明设备中,通常将扬声器与照明设备组装在一起,用于控制音响的主机独立于音响照明设备主体,设置于便于操作的位置,例如当音响照明设备在教室使用时,用于控制音响的主机放置于讲台等便于使用者操作的位置,并通过线缆与音响实现数据连接,这种音响照明设备实质上仅是将扬声器和照明设备简单组合,并没有真正的实现播音与照明的一体化,整套音响照明设备的结构复杂,笨重,不便储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响照明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音响照明设备没有实现播音与照明的一体化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音响照明设备,包括音响本体、与所述音响本体拼接的灯体以及音频控制装置;所述音频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音响本体和/或所述灯体相连的背板、设于所述背板的电路板组件以及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连接的无线接收件;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音响本体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音频控制装置位于所述灯体的背部;
所述背板与所述灯体的背部固定连接,所述无线接收件设置于所述背板的中央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接收件为红外接收模块,所述红外接收模块的壳体开设有网格状分布的接收孔,所述壳体表面设有用于增大红外信号接收率的红外接收膜。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与所述背板相互垂直的第一电路板,所述无线接收件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无线接收件相对所述背板的高度大于所述背板上其他元件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块固定立板,以及位于两块所述固定立板之间的至少一块弹性立板;各个所述固定立板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电路板相对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侧面与所述弹性立板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立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具有限位倒钩,所述限位倒钩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顶部相抵接;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底部相抵接的顶紧块,以及与所述顶紧块相连的弹性件;所述背板开设有顶紧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顶紧孔的内壁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顶紧孔为长孔,所述弹性件为与所述背板一体成型的弹性臂;
或者,所述顶紧孔为圆孔,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顶紧孔的内壁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音响本体的出音侧具有U型的第一凸缘,所述音响本体靠近所述灯体的一侧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灯体具有第二凸缘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平行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一凸缘所在的平面倾斜;所述音响照明设备还包括环状安装条,所述环状安装条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凸缘及所述第二凸缘均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音响本体开设有过线孔,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有线缆,所述线缆穿过所述过线孔与所述音响本体内部的扬声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立达信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立达信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22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