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活性炭从连多硫酸盐浸金贵液中富集回收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2254.X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5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冯吉福;袁江涛;马荣锴;罗星;夏瑜;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24 | 分类号: | C22B3/24;C22B11/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唐智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硫酸盐 金贵 富集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活性炭从连多硫酸盐浸金贵液中富集回收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对活性炭进行预处理,用预处理后的活性炭吸附连多硫酸盐浸金贵液以实现浸金贵液中金的富集;其中,对活性炭进行预处理的方法为:取活性炭置于由氨水与选自铁氰化钾溶液和亚铁氰化钾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混合液中浸泡,取出,用水清洗,干燥,即得到预处理后的活性炭。本发明先对活性炭进行预处理再进行吸附,一方面,实现了在无需添加氰化物的条件下大幅提高活性炭的吸附率;另一方面,相对于需要加入氰化物再吸附的富集方法相比,浸金药液可循环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浸出贵液中金的富集回收,具体涉及一种用活性炭从连多硫酸盐浸金贵液中富集回收金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金的冶炼大体上分为三段:把黄金从矿石中溶解到溶液,得到贵液;从贵液中富集回收金;把金泥提纯,铸锭得到合质金。氰化浸金出现的100多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黄金工业中占统治地位。氰化浸金工艺简单、适应性好,但因其剧毒性对生态环境有害。因此,科技工作者努力研发低毒无氰的浸金工艺,截止目前,已报道的非氰浸金药剂有十余种,主要工艺可分为酸性和碱性浸出两大类:1)在酸性介质中提金,如硫脲法、水氯化法、溴化法、碘化法、硫氰酸盐法等;2)在碱性介质中提金,如多硫化物法、硫代硫酸盐法、石硫合剂法(LSSS);此外还有一些其它非氰浸金试剂,如氨基酸类、类氰化合物和腐植酸类等。类氰化合物药剂有丙二腈、溴氰、硫氰化物、氨基酸钙等。
目前,我国市场上作为商品出售的低毒浸金剂几乎都含有氰酸盐,或者氰酸盐的聚合物,在使用过程中都可以解离出氰根,按目前的氰化物检测标准,可以检测出大量氰根。真正工业应用(试验)的无氰试剂是硫代硫酸和硫脲,但经济性有待进一步改善。
炭能从气相和液相中吸附、分离、净化某些物质的特性,在古代就已为人类所认识,并应用于生活和生产领域。而炭能从溶液中吸附贵金属的特性,是M·拉佐斯基(Lazowski)1848年提出的。1880年,W.N.Davis用木炭从氯化浸出金的溶液中成功地吸附回收了金,并获得专利。1894年,W.D.Johnston使用活性炭充填的过滤器,将氰化钾浸出金的澄清液流经过滤器提取金、银,然后再熔炼活性炭进行回收。1934年,T.G.Chapman将活性炭直接加入氰化浸出矿浆中成功地吸附回收了金,他为炭浆法的发展迈出了第一步。此种“炭浆法”曾于20世纪40年代应用于美国内华达州的盖特尔矿山,它虽能成功地从矿浆中吸附回收金,但整个工艺证明是不经济的。因为从中回收金必需烧毁和熔炼这些载金炭。1950年,J.B.Zadra采用硫化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液从载金炭上成功地解吸了金,但此法不适于从载金炭上回收银。直到1952年扎德拉等才研究成功用热的氰化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液从载金炭上同时解吸金、银,从而奠定了现代炭浆法的基础。
炭浆法或炭浸法提金工艺的核心是活性炭对氰化液中金的吸附作用。活性炭吸附金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该工艺对金的回收率。氰化法的应用普及以后,碳浆法回收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活性炭不能选择性地吸附氨性硫代硫酸盐贵液中的[Au(S2O3)2]3-。为了克服活性炭对[Au(S2O3)2]3-的负载能力低和亲和力低的不足,现有技术通过加入少量的氰化物(氰化物的加入量通常为使其在体系中的浓度为体系中金浓度为2-4倍)以产生一种稳定的金氰络合物,然后再使它们定量地吸附在活性炭上,从而实现从硫代硫酸盐贵液选择性地回收金(孟奇,崔毅琦,童雄等,从硫代硫酸盐浸金溶液中回收金的研究现状《矿冶》第22卷第4期2013年12月)。也就是说,现有以硫代硫酸盐以及连多硫酸盐(包含4-6连硫酸盐,如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公开号为CN106893861A的发明专利所公开的浸金剂)为浸金剂的浸出贵液,需要在浸金贵液中加入氰化物,否则难以使用传统的活性炭吸附工艺富集回收金。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在无氰浸出的浸金贵液采用传统活性炭富集金时无需添加氰化物的方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22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