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模式波前复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2442.2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4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友明;田雨;饶学军;饶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9/00 | 分类号: | G01J9/00;G06N3/02;G06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哈特曼波前 传感器 模式 复原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模式波前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直接对哈特曼波前传感器采集的图像进行计算以复原出入射光波前的模式系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入射光波长λ、入瞳函数P(x0,y0)以及微透镜阵列透过率函数T(x0,y0)建立焦平面光强分布If(xf,yf)与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入瞳复振幅U0(x0,y0)之间的关系函数F1(xf,yf,U0);其中,(x0,y0)为入瞳平面坐标,(xf,yf)为焦平面坐标;
步骤(2):根据关系函数F1(xf,yf,U0)以及焦平面相机的二维采样函数S(m,n,xf,yf)建立焦平面相机图像I(m,n)与U0(x0,y0)之间的关系函数F2(m,n,U0);其中,(m,n)为像素点在焦平面相机图像上的位置;
步骤(3):利用计算机随机生成模式系数矩阵AKL,其中,AKL矩阵的行数为K,表示模式阶数共有K阶,AKL矩阵的列数为L,表示共生成L组模式系数;模式函数表示为Mk(x0,y0),其中k为模式阶次;
步骤(4):根据模式函数Mk(x0,y0)和模式系数矩阵AKL的第j列向量生成相位函数序列:
步骤(5):将相位函数φ0(x0,y0)=φ0j(x0,y0)逐次代入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入瞳复振幅计算公式得到复振幅序列U0j(x0,y0),其中A0(x0,y0)为振幅函数可根据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实际应用场景灵活设置;
步骤(6):针对L个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入瞳复振幅U0j(x0,y0)分别计算对应的焦平面相机图像I0j(m,n);按照实际应用场景随机生成包含可能面临的各种噪声强度的噪声图像序列Itj(m,n);
步骤(7):计算焦平面相机图像序列Ij(m,n)=I0j(m,n)+Itj(m,n)作为后续人工神经网络训练的输入数据集,记录向量为人工神经网络训练的标签集;
步骤(8):建立人工神经网络,其输入为维度与焦平面相机采集图像匹配的二维矩阵或单元数与焦平面相机采集图像像素总和相等的一维向量;
步骤(9):利用输入样本集Ij(m,n)和标签样本集组成的L个样本集对步骤(8)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完毕后保存该人工神经网络;
步骤(10):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波前探测时,以焦平面相机采集到的图像作为输入,利用经步骤(9)训练后的人工神经网络计算对应的输出,作为波前复原的模式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24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色温检测机
- 下一篇:一种配电网电缆终端异常温度检测降温装置及预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