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熔解保持炉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2673.3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8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中岛光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名铸 |
主分类号: | F27B14/00 | 分类号: | F27B14/00;F27B14/08;F27B14/14;F27B14/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谭祐祥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解 熔液 台状 筒状部件 炉室 金属熔解 流出 熔解燃烧器 省空间化 高度比 加热筒 燃烧器 邻接 烟道 外周 加热 连通 配置 | ||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总高度比现有技术更低而谋求省空间化的金属熔解保持炉。在炉室(11)内设有与熔解材料的投入部(15)连通且成为烟道(21)的筒状部件(20),在筒状部件正下方形成有台状熔解部(30),且在炉室朝向台状熔解部配置有加热筒状部件内的熔解材料的熔解燃烧器(50),并且,在台状熔解部的外周,形成有熔液保持部(60),熔解的熔解材料从台状熔解部与筒状部件之间的流出部(40)流入熔液保持部(60),且熔液保持部(60)设有加热流入的熔液(M)的保持燃烧器(70),构成为熔液保持部的熔液流出到与炉室邻接的熔液汲出部(8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熔解保持炉,该金属熔解保持炉在炉室内设有与熔解材料的投入部连通且成为烟道的筒状部件。
背景技术
当用于铸铝等的熔解材料熔解时,例如,如图12、13所示,已知一种金属熔解保持炉100,该金属熔解保持炉100在上部具有材料投入口115和烟道121,在下部具备熔解室111,熔解室111设有使从材料投入口115投入的熔解材料熔解的加热板130(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金属熔解保持炉100中,在熔解室111的加热板130的下侧配置有加热燃烧器150,通过加热燃烧器150而使加热板130上的熔解材料熔解,且通过流通于废气流路的加热燃烧器150的废气而对烟道121内的熔解材料进行预热,并且,在熔解室111的加热燃烧器150的下侧,形成有熔液保持部160,在加热板130上熔解的熔液M流下而贮留于熔液保持部160,通过加热燃烧器150而对熔液M进行保温。
在该金属熔解保持炉100中,能够通过单个加热燃烧器150而对加热板130上的熔解材料和贮留于熔液保持部160的熔液M同时地进行预热,能够使作业中的燃耗大幅地降低。在图中,符号112是构成熔解室111的炉壁,116是操作检查口,117是操作检查口的门,120是保持所投入的熔解材料的筒状部件,140是使熔解室111和熔液保持部160连通而使加热燃烧器150的废气从熔液保持部160流出到熔解室的废气流路,170是通过熔解室111而熔解的熔解材料流下,未直接流入到熔液保持部160,而是暂且蓄积的熔液处理部,175是设于熔液保持部160与熔液处理部170之间而妨碍熔液处理部的熔液M流入到上表面的熔液保持部的间隔壁部,176是设于间隔壁部而使熔液保持部160和熔液处理部170连通的熔液连通部,180是熔液汲出部,185是熔液汲出部180的辅助加热器。
在这种金属熔解保持炉中,从设置场所的省空间化或操作性、燃烧效率等观点来看,要求小型化。关于上述现有的金属熔解保持炉,由于在进行熔解材料的熔解的加热板的下方配置有熔液保持部,因而能够谋求长度方向的省空间化。然而,为了确保熔液保持部的容量,有必要在加热板的下方侧设有既定广度的空间,难以降低总高度。在总高度高的情况下,例如,当将熔解材料投入到炉内时,为了将熔解材料运送到高处,需要很大的劳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346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前述的点而作出的,提供能够使总高度比现有技术更低而谋求省空间化的金属熔解保持炉。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即,权利要求1的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熔解保持炉,其特征在于,在炉室内设有与熔解材料的投入部连通且成为烟道的筒状部件,在前述筒状部件正下方形成有台状熔解部,且在前述炉室朝向前述台状熔解部配置有加热前述筒状部件内的熔解材料的熔解燃烧器,并且,在前述台状熔解部的外周,形成有熔液保持部,熔解的熔解材料从前述台状熔解部与前述筒状部件之间的流出部流入该熔液保持部,并且,该熔液保持部设有加热流入的熔液的保持燃烧器,构成为前述熔液保持部的熔液流出到与前述炉室邻接的熔液汲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名铸,未经株式会社名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26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段式自主驱动焙烧机
- 下一篇:一种碳化硼冶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