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件化有效载荷地面综合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2797.1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3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杨甲森;王春梅;陈托;智佳;陈志敏;刘明洁;孟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B17/00;H04B17/391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杨青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有效 载荷 地面 综合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件化有效载荷地面综合测试系统,包括:交互层设备,用于仿真卫星平台通过控制总线、遥测遥控、供配电、高速数据采集接口与有效载荷进行数据交互;处理层设备,用于对有效载荷产生的载荷探测数据、工程遥测参数进行传输帧及源包格式处理与质量检测、数据解压缩与图像彩色复原、工程遥测参数物理量反演;应用层设备,用于实现有效载荷数据注入文件生成、测试序列生成与编辑、测试序列执行与测试覆盖性分析。不同分层设备生成为多个可沿用组件,基于现有组件组合、组件属性配置更改或者通过添加新的组件,即可构建出适合新型号任务的有效载荷地面综合测试系统,显著缩短了系统研制周期,提升了系统的继承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有效载荷测试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组件化有效载荷地面综合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验证有效载荷分系统的总体设计,检测载荷与卫星平台之间、载荷设备之间电接口、数据接口的匹配性,确认集成后有效载荷分系统的功能、性能、工作模式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在有效载荷研制的初样、正样等各个阶段,均需要开展全面充分的有效载荷地面试验与验证工作。用于支持载荷完成上述试验任务的系统即为有效载荷地面综合测试系统。
有效载荷地面综合测试系统与卫星地面综合测试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①不同型号任务的被测对象差异性大:卫星系统通常都包含能源、热控、姿控、数管和测控等分系统,同一研制单位研制的卫星,特别是成系列成批次的航天器,所配置的这些分系统通常具有继承性。但不同航天器上配置的有效载荷往往跨越遥感、气象、天文、生命、材料和生物等多个学科,在功能、性能、接口和工作模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②测试数据类型多样、处理算法复杂度高差异性大:卫星平台数据通常只包含工程和遥测参数,其处理需求大多为电压、电流、温度、压力和角度等物理量反演需求,而载荷数据除了包含工程和遥测参数之外,通常还包含图像数据、能谱数据、事例数据和高程数据,这些数据往往具有数据拼接、解压缩、彩色复原等复杂度高、差异性大的处理需求。
鉴于此,传统的有效载荷地面综合测试系统,通常针对被测型号有效载荷的设计进行定制化的开发与实现,研制的系统具有专用性,不能针对不同型号任务外部物理接口、交互协议、所配置有效载荷及其数据处理方法、工程遥测物理量反演方法的不同进行灵活的重构和扩展。对于一个新型号有效载荷的测试任务,往往需要全新构建相应的地面综合测试系统。这种研制模式一方面延长了测试系统的开发周期,造成了设备、人员等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研制的测试系统因不具有继承性而难以确保其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有效载荷地面综合测试系统专用性强、缺乏可沿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组件化有效载荷地面综合测试系统,通过采用交互层、处理层和应用层的三层的有效载荷地面综合测试系统统一架构,将不同分层设备设计为多个可沿用的组件,基于现有组件的组合、组件属性配置更改或者通过添加新的组件,构建出适合新型号任务的有效载荷地面综合测试系统。
本发明所述组件化有效载荷地面综合测试系统包括:交互层设备、处理层设备和应用层设备;
所述交互层设备,用于与有效载荷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将遥控及数据注入指令发送至有效载荷设备,采集有效载荷设备发送的载荷探测数据和工程遥测参数,为有效载荷设备提供一次母线电源和指令电源;
所述处理层设备,用于对有效载荷设备产生的载荷探测数据和工程遥测参数进行传输帧及源包格式处理与质量检测、数据解压缩和图像彩色复原、工程遥测参数物理量反演;对上行指令执行情况和下行工程遥测参数是否异常进行判读;
所述应用层设备,用于根据测试需求生成载荷数据注入指令、生成编辑测试序列、执行测试序列、分析测试序列的测试覆盖性,时快视有效载荷工程遥测参数和载荷探测数据。
作为所述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工程遥测参数包括:工程参数、数字量遥测参数和模拟量遥测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27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