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斑原鮡流水养殖培育驯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3114.4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5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韩世成;尹家胜;张颖;孙言春;马波;曹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3/00;A01K63/04;A01K63/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李晓敏 |
地址: | 15007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斑 流水 养殖 培育 驯化 方法 | ||
一种黑斑原鮡流水养殖培育驯化的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解决了人工培育的黑斑原鮡生长至3.3公分左右的时候出现了批量死亡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要点:水泵抽取地下水,经管道进入沙滤罐、紫外线消毒器、温度检测控制仪中,水温控制在8℃‑9℃后,水体流入布水孔分别进入养殖槽中,对黑斑原鮡进行驯化养殖;利用气泵、增氧纳米石进行增氧曝气;养殖槽模拟自然环境,放置光滑的石头或河道的粗沙;通过调整布水孔方向,改变水流状态,来模拟自然环境水流条件;流出养殖水体在污物推动器的作用下,进入水位控制管中;进行养殖水体溢流后,经出水管进入排水管道中,完成整个流水养殖培育驯化过程。本发明用于黑斑原鮡培育驯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斑原鮡培育驯化的养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黑斑原鮡流水养殖培育驯化的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黑斑原鮡(Glypotsternum maculatum),鲇形目,鮡科原鮡属,藏语名叫巴格里,主要分布在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波密到日喀则江段的干流及其支流中,是雅鲁藏布江内7种鮡科鱼类中唯一分布到中、上游的物种,近年来数量日趋减少。
黑斑原鮡在西藏海拔4200m的雅鲁藏布江中游数量较多,产量虽不大,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肌间刺少,营养价值高,是一种珍稀的冷水性鱼类,市场价值高,深受人民喜爱,除食用价值外,还可入药,具有一定的渔业经济价值,是当地沿岸重要的渔业资源之一。但是,由于黑斑原鮡生长速度缓慢、性成熟较晚、个体差异生殖力较弱、人为过度捕捞及外来物种入侵等原因造成黑斑原鮡野生资源逐渐枯竭,已被列为濒危物种,开展黑斑原鮡种质资源保护与人工培育驯化、繁殖刻不容缓。
现有技术中:
例1、申请人为华中农业大学,申请号为CN201310699056.6,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采用人工饲料培育黑斑原鮡鱼苗和鱼种的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其公开了如下内容:本发明的方法,在室内水泥池,利用清洁河流水源,人工控制微流水,饲喂人工配合饲料,将从受精卵孵出的鱼苗培育为全长3cm的鱼种。采用本发明培育黑斑原鮡2~3日龄的鱼苗至3cm鱼种的成活率达到80%以上。
综上例1,研究的内容为如何人工饲料培育黑斑原鮡鱼苗和鱼种的方法,目的是培育黑斑原鮡2~3日龄的鱼苗培育为全长3cm的鱼种的成活率达到80%以上。
例2、申请人为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申请号为CN201510837888.9,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黑斑原鮡的人工繁育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其公开了如下内容: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野生黑斑原鮡亲鱼以食盐水浸泡后,再进行雌雄鉴别,收集雌鱼和雄鱼; B、用于雌鱼催产的药物组合物的剂量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5μg/kg体重+1颗鲤鱼垂体 /kg体重;注射24h后,轻按雌鱼腹部,如无游离卵粒流出,则注射同样剂量催产药物第二针;C、采用干法受精;D、受精卵的卵膜脱落后,将受精卵倒入孵化槽中孵化,当黑斑原鮡鱼苗在池底开始游动,转向外源性营养,投喂动物性活饵和人工配合饲料。通过掌握野生黑斑原鮡亲鱼的成熟规律,对黑斑原鮡人工繁殖技术进行研究,形成一套可行的人工催产、人工孵化方法,实现了黑斑原鮡的人工大规模养殖,孵化率达70%以上。
综上例2,研究的内容为黑斑原鮡如何人工繁育,目的形成一套可行的人工催产、人工孵化方法,实现了黑斑原鮡的人工大规模养殖,孵化率达7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31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鲤鱼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 下一篇:立体养殖水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