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食用菌菇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3308.4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0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姬利强;李山雷;闫沙沙;王运杰;田延捧;孙志勇;刘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龙丰食用菌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龙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A01G18/69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 41129 | 代理人: | 尹周 |
地址: | 4573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菇房 二氧化碳去除装置 床架 自动控制装置 食用菌菇 增湿装置 节能型 智能化 出菇 二氧化碳 食用菌 影响食用菌 设施投资 运行费用 自动调控 生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型食用菌菇房,包括菇房、二氧化碳去除装置、降温增湿装置、食用菌出菇床架、自动控制装置,所述的菇房内分别设置降温增湿装置、二氧化碳去除装置、食用菌出菇床架、自动控制装置,总体上,本发明具有智能化程度高,可以自动调节菇房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设施投资成本小,运行费用低,使用方便的优点,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智能化程度低,菇房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不能自动调控,影响食用菌生长的问题,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型食用菌菇房。
背景技术
设施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人为干预措施,减轻或避免恶劣对的自然气候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稳定因素,通过局部环境的人工调节,增加生产的可控性和稳定性,设施内的局部环境调控水平越高,生产稳定性越强。在种植业领域,环境调控包括:保温、控温、光线、通风和湿度;在食用菌大棚种植领域,最主要的是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好氧型食用菌在呼吸代谢中要不断吸收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只有不断进行空气交换,好氧型食用菌才能正常发育。好氧型食用菌子实体发育对二氧化碳非常敏感,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好氧型食用的需求就会抑制菌盖的发育和子实体的形,现有的二氧化碳去除方法是通过与外界通风来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但外界的温度和湿度可控性太低,给控制菇房内温度和湿度造成影响较大,并且智能化程度低,不利于食用菌生长;温度过高,食用菌则停止生长或死亡,现有的调控大棚室内温度的方法是在大棚内安装空调设施,在生产应用上存在设备投资大、运营成本高的问题,不适宜农户大规模使用,并且食用菌的菌包通常被塑料膜包裹,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呼吸作用造成塑料膜内温度过高,则对食用菌极为不利,所以对食用菌的散热显得非常必要,但是现有的出菇架存在着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湿度过低,影响食用菌的生长发育,现有的调节湿度的方法是喷水,智能化程度低,长时间大量的喷水直接影响是湿度过大,容易引发相应的病害,给农户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食用菌菇房,该节能型食用菌菇房智能化程度高,可以自动调节菇房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设施投资成本小,运行费用低,使用方便,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智能化程度低,菇房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不能自动调控,影响食用菌生长的问题,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能型食用菌菇房,包括菇房、二氧化碳去除装置、降温增湿装置、食用菌出菇床架、自动控制装置,所述的菇房内分别设置降温增湿装置、二氧化碳去除装置、食用菌出菇床架、自动控制装置,所述的二氧化碳去除装置包括高压风机、反应器、水箱,所述反应器呈圆柱形结构,所述反应器顶部设有盖子,所述反应器的侧壁上分别设置送风口、出风口,所述送风口通过管道与高压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应器内部盛放碱性氢氧化物溶液,所述反应器的底部设置支管,所述支管通过管道与送风口连接,所述支管上设置支路竖管,所述支路竖管连通支路横管,所述支路横管连接送风支管,所述送风支管连接气盘石,所述送风支管上安装止逆阀;所述出风口通过出风管连接水箱,所述送风口与高压风机连接的管道与出风管上分别设置二氧化碳检测仪,所述的二氧化碳去除装置的一侧设置降温增湿装置;
所述的降温增湿装置包括热交换容器、沉降除湿管道、出风管道、风机、给水管、排水管、压力罐、集水槽,所述的热交换容器的顶部安装风机,所述的热交换容器的底部设置连接管道,所述的热交换容器、连接管道内设置给水管,所述的给水管上均匀设置旋转喷头,所述的给水管的进水端连接于压力罐,所述的压力罐设置于菇房外侧,所述的给水管上分别设置过滤器、电磁阀,所述的给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排污阀,所述的连接管道内设置排水管,所述的排水管上均匀设置排水孔,所述的排水管连接于集水槽,所述的集水槽设置于菇房外侧,所述的连接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沉降除湿管道的底部,所述的沉降除湿管道的顶部连接于出风管道,所述的出风管道上均匀设置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的下方设置食用菌出菇床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龙丰食用菌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龙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龙丰食用菌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龙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33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