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件在线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4325.X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3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群;吴正亮;杨云;兰华英;黄荣舜;周兵;曾涛;张能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20 | 分类号: | B23Q1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薛晓伟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在线 检测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储存 介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工件在线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生产设备的信息;根据接收的生产设备信息判断工件是否为首件或尾件;若为是,则采用第一探测方式探测工件的外观尺寸;若为否,则采用第二探测方式探测工件的外观尺寸;判断工件的外观尺寸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若为是,判定工件合格;若为否,则向所述生产设备发出报警信息。本发明对应提供了工件在线检测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不仅能有效防止工件在检测时刮伤且检测结果反馈快,并且不同的探测方式能明显提升生产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工件在线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
背景技术
CNC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对于其生产出来的工件,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尺寸检查,例如,工件的壁厚、长宽或高度。
现有技术中对工件检测时,需人工抽取一定数量的工件并将工件移送至检具处,然后人工对工件进行检查,当工件检查不合格时,技术人员接到通知并调校机床。但是在采用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过程中,工件在装载、物流移送及检具检查时易造成刮伤,并且,检测结果滞后,质量存在批量异常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工件在检测时刮伤且检测结果反馈快的工件在线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工件在线检测方法,所述工件在线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生产设备的信息;根据接收的所述生产设备信息的判断所述工件是否为首件或尾件;若为是,则采用第一探测方式探测所述工件的外观尺寸;若为否,则采用第二探测方式探测所述工件的外观尺寸;判断所述工件的外观尺寸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若为是,判定所述工件合格;若为否,则向所述生产设备发出报警信息。
优选地,采用所述第一探测方式或所述第二探测方式探测所述工件的外观尺寸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选择探针种类;输入探测参数;确定探测点的坐标;对所述探测点的坐标进行排序;按照排序后的所述探测点的坐标探测所述工件的外观尺寸。
优选地,所述外观尺寸包括高度、槽尺寸、孔直径、圆柱尺寸、长宽尺寸、位置度、台阶尺寸、壁厚及断差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探测方式为探测所述工件的至少两种外观尺寸;所述第二探测方式为探测所述工件的至少一种外观尺寸,所述第二探测方式探测的外观尺寸种类少于所述第一探测方式探测的外观尺寸种类。
优选地,所述报警信息为不符合预设标准的所述工件的外观尺寸。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工件在线检测装置,其与生产设备通讯连接,所述工件在线检测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多个程序模块,多个所述程序模块由所述处理器运行并执行如下步骤:接收生产设备的信息;根据接收的所述生产设备的信息判断所述工件是否为首件或尾件;若为是,则采用第一探测方式探测所述工件的外观尺寸;若为否,则采用第二探测方式探测所述工件的外观尺寸;判断所述工件的外观尺寸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若为是,则判定所述工件合格;若为否,发出报警信息。
优选地,采用所述第一探测方式或所述第二探测方式探测所述工件的外观尺寸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选择探针种类;输入探测参数;确定探测点的坐标;对所述探测点的坐标进行排序;按照排序后的所述探测点的坐标探测所述工件的外观尺寸。
优选地,所述外观尺寸包括高度、槽尺寸、孔直径、圆柱尺寸、长宽尺寸、位置度、台阶尺寸、壁厚及断差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探测方式为探测所述工件的至少两种外观尺寸;所述第二探测方式为探测所述工件的至少一种外观尺寸,所述第二探测方式探测的外观尺寸种类少于所述第一探测方式探测的外观尺寸种类。
优选地,所述报警信息为不符合预设标准的所述工件的外观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43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