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太阳能的采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4508.1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0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筛;范煦邦;李豪举;刁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出东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1/00 | 分类号: | F24D11/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献茹 |
地址: | 222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热 换热模块 热模块 热用户 太阳能 采暖系统 热源模块 供热 热交换 太阳能效率 控制模块 采暖技术领域 并联设置 模块存储 采暖水 电连接 水流向 加热 存储 缓解 矛盾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的采暖系统,涉及采暖技术领域。该基于太阳能的采暖系统包括热源模块、换热模块、储热模块、辅热模块和控制模块;热源模块、换热模块、储热模块和辅热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且储热模块、辅热模块和热用户并联设置;采暖水通过热源模块加热,流向换热模块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水流向储热模块存储,存储在储热模块的热水能够流向热用户,辅热模块能够向热用户提供热量,且经过换热模块的热水能够直接流向热用户,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供热时,如果需要高温供热则太阳能效率较低,如果提高太阳能的效率,且供热温度较低,故而存在供热温度与太阳能效率相矛盾等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的采暖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最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和化石能源缺少的今天,利用太阳能采暖是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目前国内的太阳能采暖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其技术的探索仍在进行。目前国内的太阳能采暖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以单体建筑为主的小型采暖,一是以大型跨季节为基础的大型采暖。小型采暖由于规模小,系统综合效率低,不能很好的利用太阳资源,因此经济性差;同时系统存在不易于统一维护等缺点;同时系统一般需要低温供暖。大型采暖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基于大型蓄热体,若大型水体蓄热、土壤蓄热等。此类系统一般用于非采暖季辐照好而采暖季辐照差的地区;水体蓄热建造需要占用较大体积,仍处于试验阶段;土壤蓄热存在蓄热周期特别长,取热效果差等缺点;这类系统较适用于完全新建的采暖系统,系统一般采用低温供暖。
鉴于此,迫切需要一种基于太阳能的采暖系统,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的采暖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供热时,如果需要高温供热则太阳能效率较低,如果提高太阳能的效率,且供热温度较低,故而存在供热温度与太阳能效率相矛盾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采暖系统,包括热源模块、换热模块、储热模块、辅热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热源模块、所述换热模块、所述储热模块和所述辅热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且所述储热模块、所述辅热模块和热用户并联设置;
采暖水通过所述热源模块加热,流向所述换热模块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水流向所述储热模块存储,存储在所述储热模块的热水能够流向热用户,所述辅热模块能够向热用户提供热量,且经过所述换热模块的热水能够直接流向热用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储热模块具有高温水口、中温水口和低温水口,且所述高温水口、所述中温水口和所述低温水口分别与热用户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基于太阳能的采暖系统还包括第一水泵;
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热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水泵能够提供将所述热源模块内热水输送至所述换热模块的动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基于太阳能的采暖系统还包括第二水泵;
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水泵设置在所述换热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水泵能够提供将所述换热模块的热水输送至所述储热模块和所述热用户的动力,所述第二水泵还能够将所述储热模块的热水输送至所述换热模块和所述热源模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基于太阳能的采暖系统还包括第三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出东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出东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45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