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4874.7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9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良;宋强;谭雪艳;刘江彬;刘景升;王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王强;宋宝库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制冷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制冷系统中将引射器设置在压缩机的进气口处易影响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和运行安全性的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节流装置、压缩机、经济器和引射器,冷凝器、经济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压缩机和引射器共同构成闭环的冷媒循环回路,引射器与经济器连接,引射器设置在压缩机的排气侧。本发明在使制冷系统实现双级增压的同时,不会由于引射器的气流不稳定,而影响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不会对压机油的性质产生影响,不会影响压缩机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是一种能够降低室内环境温度的系统,制冷系统一般应用于商场、写字楼等,在炎热的夏季,商场、写字楼等室内的环境温度非常高,影响用户的体验,这时候就需要利用制冷系统来对室内进行降温,其制冷时设定的蒸发温度区间一般为-10℃至-25℃。
现有技术中,在提高制冷系统制冷能力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制冷系统的能效比,从而保证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能够提高,并且更为节能,因此,现有的许多制冷系统已经采用了双级压缩机,或者采用补气增焓压缩机,其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提高制冷系统的能效比,然而,双级压缩机和补气增焓压缩机的成本都非常高,且结构复杂,不易维修。因此,为了降低成本,并且进一步提高制冷系统的能效比,可以在制冷系统中加入引射器,例如专利号为201711445292.X的文献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系统,其在压缩机的进气口处设置引射器,通过引射器的作用来提高制冷系统的能效比,然而,由于引射器的气流不稳定,将引射器设置在压缩机的进气口处容易影响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从而影响压缩机寿命,而且,引射器的这种设置方式还有可能导致压缩机的吸气温度过高,对压机油性质有影响,影响压缩机运行安全性。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制冷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制冷系统中将引射器设置在压缩机的进气口处易影响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和运行安全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节流装置、压缩机、经济器和引射器,冷凝器、经济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压缩机和引射器共同构成闭环的冷媒循环回路,引射器与经济器连接,引射器设置在压缩机的排气侧。
在上述制冷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制冷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连接于冷媒循环回路上,且气液分离器设置在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
在上述制冷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制冷系统还包括油分离器,油分离器连接于冷媒循环回路上,且油分离器设置在压缩机与引射器之间。
在上述制冷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节流装置设置在经济器和蒸发器之间。
在上述制冷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节流装置设置在经济器和冷凝器之间。
在上述制冷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引射器与经济器连接,使得引射器能够将低压流体和高压流体混合,利用射流的紊动扩散作用,提高输出的流体压力,从而实现双级增压的效果,提高制冷系统的能效比,并且将引射器设置在压缩机的排气侧,在使制冷系统实现双级增压的同时,不会由于引射器的气流不稳定,而影响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不会对压机油的性质产生影响,不会影响压缩机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普通制冷系统的制冷数据表;
图3是现有技术中双级压缩的制冷系统的制冷数据表;
图4是现有技术中补气增焓压缩的制冷系统的制冷数据表;
图5是现有技术中将引射器设置在压缩机的进气侧的制冷系统的制冷数据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48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