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地下设备电子标识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4972.0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0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韩韬;史汝川;张晨睿;吴润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烟台信息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G06K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6467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识器 芯片 天线 声表面波信号 电子标识器 高频电信号 地下设备 容纳空间 声表面波 盖板 传导 抗电磁干扰能力 常规电子 穿透能力 地下环境 急剧变化 金属表面 天线安装 天线辐射 周围空间 埋入 转化 | ||
1.一种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地下设备电子标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外壳(2)、标识器芯片(7)、天线;所述盖板(1)、外壳(2)共同限定了一个容纳空间,所述标识器芯片(7)、天线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标识器芯片(7)能够将天线传导的高频电信号转化为声表面波信号,声表面波信号经过标识器芯片(7)处理后再转化为高频电信号传导至天线,由天线辐射至周围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地下设备电子标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器芯片(7)包括叉指换能器(8)、反射栅(9)、压电基片(10),所述叉指换能器(8)、反射栅(9)布置在压电基片(10)上,叉指换能器(8)连接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地下设备电子标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指换能器(8)能够实现高频电信号与声表面波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所述反射栅(9)能够反射和透射声表面波;所述压电基片(10)能够传导声表面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地下设备电子标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指换能器(8)采用非均匀分布的叉指电极,叉指换能器(8)激发的声表面波在压电基片上(10)单向传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地下设备电子标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栅(9)共有五组,五组反射栅(9)均采用开路栅结构,即每条栅极各自分离,互相独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地下设备电子标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指换能器(8)、反射栅(9)嵌入压电基片(4)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地下设备电子标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辐射片(3)、介质基片(4)、微带线(5)、接地片(6),所述辐射片(3)、接地片(6)分别设置在介质基片(4)的两个端面上,所述辐射片(3)、接地片(6)通过微带线(5)连接;所述标识器芯片(7)通过连接在微带线(5)的末端后与辐射片(3)、接地片(6)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地下设备电子标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能够通过调整介质基片(4)的厚度、辐射片(3)的大小及形状、微带线(5)的宽度及长度与标识器芯片(7)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地下设备电子标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地下设备电子标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盖板(1)能够将外壳(2)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烟台信息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烟台信息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49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