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封闭式金属-二氧化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5386.8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2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周美娟;邵豫龙;吕迎春;郭炳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2/08 | 分类号: | H01M12/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式 金属 二氧化碳 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封闭式金属‑二氧化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其由电池外壳、负极材料、隔膜、电解质、正极材料组成,所述电解质中的溶质、溶剂或添加剂包含一种或几种可吸附CO2的基团,即电解质中的溶质、溶剂或添加剂中包含具有可吸附CO2的基团的物质。其制备方法包括:原料的处理;吸附CO2的电解质的制备;全封闭式金属‑二氧化碳电池的组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削减了储气装置;根除气体泄漏和爆炸的安全隐患;降低装置密封性要求和操作难度;提高电池的密封性,防止外界空气进入电池;与常规电池构造相同,与常规电池生产设备兼容;可以依托现有电池生产条件,开展工业生产,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二氧化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于二次电池储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当今最重要的电子储能器件,由于其理论容量限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日常消费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储备电源等领域高性能电池的更高需求。因此,寻求新的高能量密度的可充放电池体系,特别是能超越锂离子电池的体系,成为目前人们重要研究的方向。在所有的电池体系中,金属空气电池具有很高的理论比容量而成为研究的热点。
另一方面,人们大规模地使用化石燃料导致CO2排放量急剧增加,而CO2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效地捕获和转化CO2气体,对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Archer课题组在2013年首次提出了Li-CO2电池,并研究了Li-CO2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放电比容量,有效地将CO2与电化学储能联系在一起。随后,陈军和丁轶课题组分别研究出了在室温条件下可充放电的Na-CO2电池和Al-CO2电池。
目前所采用的各类气体电池,均为以下设计:由金属负极、玻璃纤维隔膜、电解质以及正极组成。这些传统的开放性气体电池的工作过程需要外界不断地提供CO2气体。
除此之外,电池装置需要承受一定的气体压力,从而阻止外界空气进入。例如李泓、陈军等课题组分别制备的Li-CO2/O2电池和Na-CO2电池均为开放性电池,其制备过程均如下:按照一定的顺序在氩气保护的手套箱内组装成电池,所使用的正极壳是多孔正极壳,然后将组装好的电池装入具有两个通气/排气口的开放性容器内,置换原有的氩气并通入相应的反应气体。
因此,现有技术采用的这种传统的开放性气体电池,相对于现有的常规电池,如扣式电池、圆柱型电池或软包电池,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工艺复杂,需要额外的气体电极和储气装置;
2、制备要求高,无法与常规电池组装或生产装备兼容;
3、储气装置带来气体泄漏和爆炸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全封闭式金属-二氧化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实现金属-CO2电池的基础上,兼顾常规电池具有全封闭的优点。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为:通过使用电解质吸附足量的CO2气体,从而削减气体储存装置,实现所组装的金属-CO2电池为全封闭态,与常规锂离子电池结构兼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封闭式金属-二氧化碳电池,主要由电池外壳、金属负极、隔膜、电解质、正极组成,所述电解质中的溶质、溶剂或添加剂包含至少一种可吸附CO2的基团的物质。即电解质中的溶质、溶剂或添加剂中包含具有可吸附CO2的基团的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53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