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5786.9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0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金军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G05F1/6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崔振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线性 稳压器 | ||
本公开内容涉及控制单元、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电能提供电路及控制方法。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该控制单元包括:减法器,用于基于表示基准电压的基准电压信号和第一检测电压信号生成第一误差信号;以及加法器,用于生成表示第一误差信号和区域误差信号的和的总误差信号。本公开内容的方案至少能有助于实现如下效果之一:控制负载网络的电压分布、简化布线、减小布线干扰和提高电压控制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总体上涉及电源,更具体地,涉及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控制单元、包括该控制单元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包括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能提供电路、包括该电能提供电路的电子设备以及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芯片的发展,对电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是常见的稳压元件。因此,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改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性能是期望的。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将给出关于本公开内容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内容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此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内容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公开内容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随着电路(例如,芯片内部的电路)规模的增大,需要电路中设置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提供更大的功率,其中,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与负载网络电连接,以根据基准电压向负载网络提供电能。希望负载网络中各节点处的电压都能满足设定电压要求。但是电源网络上的阻抗会导致电压下降。当局部电路内的负载功耗增大时,会使得该局部区域的供电电压明显下降,不能达到设定的值。基于此场景,发明人构思了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总误差信号控制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源调整管阵列,控制单元包括:减法器,用于基于表示基准电压的基准电压信号和第一检测电压信号生成第一误差信号;以及加法器,用于生成表示第一误差信号和区域误差信号的和的总误差信号;其中,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用于根据基准电压向负载网络提供电能;负载网络包括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第一误差信号表示基准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电压差;第一节点电压是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中的第一受检测节点处的电压;区域误差信号表示基于至少两个误差信号所表示的至少两个电压差确定的区域电压差;至少两个电压差是基准电压与各剩余受检测节点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并且各剩余受检测节点电压是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中除第一受检测节点以外的各剩余受检测节点处的电压。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包括:前述控制单元;电源调整管阵列,用于基于总误差信号向负载网络提供电能;电压信号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检测电压信号;以及区域误差信号确定单元,用于基于至少两个误差信号确定区域误差信号。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能提供电路,包括:前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以及负载网络;其中,负载网络包括至少两个电压差信号生成单元;并且至少两个电压差信号生成单元用于生成至少两个误差信号。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方面,提供了电子设备,包括前述的电能提供电路。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控制方法,包括:生成表示基准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电压差的第一误差信号;基于至少两个误差信号确定区域误差信号;以及生成表示第一误差信号和区域误差信号的和的总误差信号,以基于总误差信号控制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源调整管阵列;其中,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与负载网络电连接以根据基准电压向负载网络提供电能;负载网络包括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第一误差信号表示基准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电压差;第一节点电压是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中的第一受检测节点处的电压;区域误差信号表示基于至少两个误差信号所表示的至少两个电压差确定的区域电压差;至少两个电压差是基准电压与各剩余受检测节点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并且各剩余节点电压是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中除第一受检测节点以外的各剩余受检测节点处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海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57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