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寒凝血瘀上火的引火化瘀丸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6315.X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4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钟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晖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36/8968;A61P1/14;A61P39/00;A61K35/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迪 |
地址: | 338000 江西省新余市渝***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火 上火 制备 治疗寒凝血瘀 五味子 麦冬 木香 桃仁 无毒副作用 活血化瘀 治疗血瘀 重量配比 总有效率 当归 桔梗 熟地 茯苓 巴戟天 健脾胃 蜂蜜 木瓜 白芍 补肾 柴胡 赤芍 川芎 葛根 理气 牛膝 配伍 肉桂 疏肝 天冬 枳壳 生地 红花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寒凝血瘀上火的引火化瘀丸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治疗寒凝血瘀上火的引火化瘀丸的原料组分包括柴胡、枳壳、木香、桔梗、赤芍、白芍、当归、牛膝、生地、川芎、桃仁、红花、巴戟天、肉桂、熟地、天冬、麦冬、五味子、茯苓、葛根、木瓜和蜂蜜。将各个原材料进行适当重量配比,最终制备得到具有活血化瘀、引火归元、补肾健脾胃、疏肝理气功效的引火化瘀丸,对治疗血瘀上火具有很好的疗效,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本发明所述引火化瘀丸配伍科学、疗效显著、见效迅速,且无毒副作用。本发明所述引火化瘀丸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条件温和且稳定性好,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寒凝血瘀上火的引火化瘀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淤是指中医辨证中的一种证型,血淤即血液运行不畅,有瘀血,血淤证可见于很多种疾病。一般而论,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都叫血瘀。血瘀证以刺痛不移,拒按,肿块,出血,唇舌爪甲紫暗,脉涩等为辨证要点。瘀血停积,脉络不通,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故疼痛剧烈,如针刺刀割,部位固定不移;因按压使气机更加阻滞,疼痛加剧而拒按;夜间阴气盛,阴血凝滞而更加疼痛,瘀血凝聚局部,日久不散,便成肿块,肿块在肌肤组织间,色呈青紫色;如果肿块在腹腔内部者,可以触及到坚硬有形的块状物,推之不动,按之疼痛,称之为疤积。
“上火”为民间俗语,又称“热气”,属于中医热证范畴。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因此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具体症状如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上火”在干燥气候及连绵湿热天气时更易发生。一般认为“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临床常见的“上火”类型有“心火”和“肝火”。解决方法是“去火”,即中医的清热泻火法,可服用滋阴、清热、解毒消肿药物。
血瘀上火证,症见肝郁肾虚的头晕耳鸣、情志不舒、善叹息、潮热盗汗、胁肋胀痛、腰脊酸软、少腹胀痛、妇女月经不调等血虚夹瘀、虚实夹杂等证。目前,现阶段市场上的中药对于血瘀上火的治疗效果较差,所以,寻找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血瘀上火的药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疗效显著、见效迅速的治疗寒凝血瘀上火的引火化瘀丸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治疗寒凝血瘀上火的引火化瘀丸具有活血化瘀、引火归元、补肾健脾胃、疏肝理气的功效,对治疗血瘀上火具有很好的疗效。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寒凝血瘀上火的引火化瘀丸,原料组分包括:
柴胡67-98重量份、枳壳48-62重量份、木香40-80重量份、桔梗35-55重量份、赤芍30-50重量份、白芍40-50重量份、当归32-45重量份、牛膝23-48重量份、生地25-55重量份、川芎20-36重量份、桃仁18-28重量份、红花30-46重量份、巴戟天24-38重量份、肉桂16-34重量份、熟地19-32重量份、天冬25-35重量份、麦冬16-36重量份、五味子25-35重量份、茯苓10-20重量份、葛根15-25重量份、木瓜15-35重量份、蜂蜜20-40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治疗寒凝血瘀上火的引火化瘀丸的原料组分包括:
柴胡82重量份、枳壳55重量份、木香60重量份、桔梗45重量份、赤芍40重量份、白芍45重量份、当归38重量份、牛膝35重量份、生地40重量份、川芎28重量份、桃仁23重量份、红花38重量份、巴戟天31重量份、肉桂25重量份、熟地25重量份、天冬30重量份、麦冬26重量份、五味子30重量份、茯苓15重量份、葛根20重量份、木瓜20重量份、蜂蜜30重量份。
所述治疗寒凝血瘀上火的引火化瘀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晖,未经钟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63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