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佛手柑素和/或蔓荆子黄素的应用和应用其的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6649.7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4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薇;肖庚富;刘洋;郭娇;贾潇瑛;曹浚垣;张光顺;王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37 | 分类号: | A61K31/37;A61K31/352;A61P31/14;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李双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佛手柑 蔓荆子 黄素 应用 产品 |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佛手柑素和/或蔓荆子黄素的应用和应用其的产品。本发明提供佛手柑素和/或蔓荆子黄素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沙粒病毒科病毒感染的产品中的应用,佛手柑素和蔓荆子黄素均为中药单体小分子化合物,在无毒性范围内可以有效抑制沙粒病毒科病毒对细胞的感染,填补了目前缺少沙粒病毒科病毒感染治疗的空白。采用佛手柑素和/或蔓荆子黄素为活性成分制备的产品包括药物和功能食品,对沙粒病毒科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佛手柑素和/或蔓荆子黄素的应用和应用其的产品。
背景技术
沙粒病毒科哺乳类沙粒病毒属包括三十余种病毒,根据病毒抗原性、血清型和地域分布,可以分为旧世界病毒(Old World virus)和新世界病毒(New World virus)。旧世界中的拉沙病毒(Lassa virus,LASV)和路约病毒(Lujo virus,LUJV)均引起严重的传染性出血性疾病,致死率高,被美国CDC列为A类生物恐怖病原。哺乳类沙粒病毒属中的致病病毒还包括新世界的胡宁病毒(Junín virus,JUNV)、马丘波病毒(Machupo virus,MACV)、瓜纳瑞托病毒(Guanarito virus,GTOV)、沙比亚病毒(Sabiávirus,SABV)、查帕雷病毒(Chaparevirus,CHPA)。上述病毒与拉沙病毒一样,都是四级病原,对人类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沙粒病毒颗粒呈多形性,有球形、椭圆形等,直径为40~200 nm;有脂质囊膜,囊膜表面有长约10 nm的棒状刺突,通过芽生释放。病毒颗粒内含有数目不等(约2~10个)、直径为20~25 nm的电子密度高的颗粒,形似沙粒,沙粒病毒即因此得名。
沙粒病毒基因组由2个RNA片段组成,分别是大片段L RNA和小片段S RNA,L RNA和S RNA均为双义负链RNA。L RNA编码一个大蛋白(L蛋白)和一个小蛋白(Z蛋白),L蛋白为依赖RNA的RNA聚合酶,约为2218个氨基酸残基,分子质量约为250 kDa;Z蛋白约有99个氨基酸残基,具有锌结合部位,分子质量约为11 kDa。S RNA编码核蛋白NP和囊膜糖蛋白前体蛋白GPC两种蛋白。NP是病毒核蛋白,由56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质量为63 kDa。GPC分子质量约为76 kDa,经剪切加工后形成信号肽SSP、GP1和C端的GP2,它们的分子质量分别为6.3kDa、44 kDa和36 kDa。GP1是表面糖蛋白,具有受体结合位点,而GP2为两性螺旋的跨膜蛋白,是细胞膜融合蛋白,在酸性条件下与靶细胞膜相融合促使病毒进入靶细胞。
目前没有治疗沙粒病毒的特效药物,因此,发展抗病毒药物刻不容缓。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佛手柑素和/或蔓荆子黄素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沙粒病毒科病毒感染的产品中的应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对沙粒病毒科病毒感染缺少有效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和/或治疗沙粒病毒科病毒感染的药物,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缺少有效预防或治疗沙粒病毒科感染的产品。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佛手柑素和/或蔓荆子黄素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沙粒病毒科病毒感染的产品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沙粒病毒科病毒包括拉沙病毒、路约病毒、胡宁病毒、马丘波病毒、瓜纳瑞托病毒、沙比亚病毒或查帕雷病毒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产品包括药物。
一种预防和/或治疗沙粒病毒科病毒感染的药物,活性成分包括佛手柑素和/或蔓荆子黄素。
进一步地,所述沙粒病毒科病毒包括拉沙病毒、路约病毒、胡宁病毒、马丘波病毒、瓜纳瑞托病毒、沙比亚病毒或查帕雷病毒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66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