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浪驱动式海洋温差发电综合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7230.3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9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田卡;龙振东;王家之;王世明;陈瀚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H02S40/3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温差发电片 波浪驱动 发电平台 海洋温差 连接铜片 深层海水 温差发电 冷海水 发电 串联 温差发电系统 浮子式活塞 海洋波浪能 散热支撑板 温差半导体 发电过程 发电效率 海洋波浪 上下运动 循环流动 综合平台 动力源 扩散室 热海水 海洋 热源 散热 并联 触发 冷源 透平 室内 驱动 吸收 | ||
1.一种波浪驱动式海洋温差发电平台,其特征在于:
包括平台支撑结构、热水循环系统、冷水循环系统、温差发电系统以及电源控制系统,
所述平台支撑结构包括平台主体、平台上盖、固接在平台主体下端的数根立柱和固接在所有立柱底部间并固定于海底的平台基座,
所述热、冷水循环系统分别位于平台主体内,热、冷水循环系统各包括数个并列的浮子式活塞缸、环绕在所有浮子式活塞缸外的气囊,所述浮子式活塞缸的上端两侧分别与热、冷源供水管和热、冷源进水管相连接,每个浮子式活塞缸的进、出水端各安装有止回阀,所述热、冷源供水管的底端分别位于海洋浅水区和海洋深水区,浮子式活塞缸的活塞杆下端安装有浮子,每个浮子式活塞缸的下端分别通过活塞支路与气囊连接贯通,活塞底端和缸体之间连接有弹簧,每个气囊上各安装有气压单向阀,
所述温差发电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被水平设置的两块散热支撑板由上而下分隔为热海水散热室、发电室和冷海水扩散室,所述发电室内安装有半导体温差发电片阵,所述热海水散热室内盘绕有散热管道,所述冷海水扩散室内盘绕有冷源水管,所述散热管道的两端及冷源水管的两端分别伸出壳体外,散热管道、冷源水管各自的其中一端与热、冷源进水管相连接,
所述电源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电源控制器分别与温差发电系统及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与用电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浪驱动式海洋温差发电平台,其特征在于:
它还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安装在平台上盖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和与之连接的光电转换器,所述光电转换器与电源控制器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浪驱动式海洋温差发电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管道的另一端与热源供水管之间连接有热源出水管,所述冷源水管的另一端与冷源供水管之间连接有冷源出水管,所述热源出水管与冷源出水管上分别安装有止回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浪驱动式海洋温差发电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管道及冷源水管分别由毛细管道组成,散热管道及冷源水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分管器与热、冷水循环系统进水管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波浪驱动式海洋温差发电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支撑板上并排固定数个长条形散热片,所述散热管道或冷源水管沿着相邻长条形散热片之间的通道呈S形迂回盘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浪驱动式海洋温差发电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源供水管及冷源供水管在进水端分别安装有海水过滤器,冷源供水管的进水端放置于海平面以下1000米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浪驱动式海洋温差发电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台主体为壳体结构,内设热循环腔、发电腔和冷循环腔,所述热水循环系统、冷水循环系统分别位于热循环腔和冷循环腔内,所述温差发电系统与电源控制系统位于发电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波浪驱动式海洋温差发电平台,其特征在于:
环绕所述平台主体的外侧安装有防撞体,平台主体的形状为四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浪驱动式海洋温差发电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为空心结构,所述热/冷源供水管分别从立柱中心穿过进入平台主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浪驱动式海洋温差发电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台主体的下方固设有浮子架,所述浮子架位于浮子的外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72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余热发动机和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自适应降压软起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