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土台塬地区沟坡地集水灌溉系统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8489.X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6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韩霁昌;花东文;李劲彬;王欢元;温鹏飞;汪怡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0 | 分类号: | A01G25/0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02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土 地区 坡地 集水 灌溉系统 及其 构建 方法 | ||
1.一种黄土台塬地区沟坡地集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梯田集水单元(1)和排灌系统(2);
所述梯田集水单元(1)包括多个呈阶梯形布置的田块(101);
所述田块(101)包括田埂(1011)和田面(1012);所述田埂(1011)设置在田面(1012)远离上一级田块的一侧;所述田埂(1011)中部设置排水沟(1013),排水沟(1013)将田埂(1011)分为内田埂(10111)和外田埂(10112);所述内田埂(10111)底部设有多个连通田面(1012)和排水沟(1013)的渗透孔(1014);所述排水沟(1013)的底面为坡面;所述田面(1012)靠近田埂(1011)的一侧低于远离田埂(1011)的一侧;
所述排灌系统(2)包括设置在最高一级田块一侧的调节池(201)、设置在最低一级田块一侧的集水池(202)、连通调节池(201)和集水池(202)的引水管(203)、连通排水沟(1013)和引水管(203)的集水管(204)、竖直埋在田块(101)内的出水桩(210)、设置在引水管(203)与出水桩(210)之间的输水管(205)、设置在调节池(201)口部的调节池阀门(206)、设置在集水池(202)口部的第一阀门(207)、设置在集水管(204)上的集水管阀门(208)和设置在输水管(205)上的输水管阀门(209);所述集水池(202)内设有水泵(2021);
所述排灌系统(2)设置在排水沟(1013)底面较低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土台塬地区沟坡地集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灌系统(2)还包括沉淀池(211);所述沉淀池(211)的入口通过第一阀门(207)和连接管(213)连接引水管(203),所述沉淀池(211)的出口连通集水池(202);所述沉淀池(211)与集水池(202)之间设置集水池阀门(212);所述第一阀门(207)为两位三通换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黄土台塬地区沟坡地集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田集水单元(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排灌系统(2)位于两级梯田集水单元(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黄土台塬地区沟坡地集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田面(1012)的坡度为1/1000-1/8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黄土台塬地区沟坡地集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内田埂(10111)顶部的溢水口(10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黄土台塬地区沟坡地集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田埂(10111)和外田埂(10112)均为下宽0.5m,上宽0.3m,高0.4m的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黄土台塬地区沟坡地集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孔(1014)的孔径为0.35m,相邻两个渗透孔的间距为1m;所述渗透孔(1014)内填充粗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848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