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发光的鱿钓钩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8992.5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0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峰;郭爱;李德伟;徐国强;蒋日进;张洪亮;徐开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83/06 | 分类号: | A01K83/06;A01K8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316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发光 钓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发光的鱿钓钩,旨在提供一种钓钩与发光灯集成在一起,能够更加吸引鱿鱼,达到诱导鱿鱼上钩的目的,以提高鱿鱼的上钩率的自动发光的鱿钓钩。它包括:钓钩组件,钓钩组件包括钓钩座及设置在钓钩座上的钓钩;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包括透光壳体、设置在透光壳体内的密闭内腔及设置在密闭内腔内的发光灯,所述透光壳体的外侧面上设有的安装部,用以安装钓钩组件,所述钓钩组件通过钓钩座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如此,将钓钩与发光灯集成在一起,达到实现自动发光与鱿钓钩统一的目的,能够更加吸引鱿鱼,达到诱导鱿鱼上钩的目的,以提高鱿鱼的上钩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钓钩,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发光的鱿钓钩。
背景技术
鱿鱼具有一定的趋光性,鱿钓渔业正是利用这一特性达到捕捞鱿鱼的目的。现在的鱿钓钩通常是将荧光材料涂抹在塑料制品上或钓钩上,其发光效果不佳,诱导鱿鱼上钩效果不佳;有鉴于此,为了达到捕捞鱿鱼的目的,设计一种钓钩与发光灯集成在一起,达到实现自动发光与鱿钓钩统一的目的,能够更加吸引鱿鱼,达到诱导鱿鱼上钩的目的,以提高鱿鱼的上钩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钓钩与发光灯集成在一起,能够更加吸引鱿鱼,达到诱导鱿鱼上钩的目的,以提高鱿鱼的上钩率的自动发光的鱿钓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发光的鱿钓钩,包括:钓钩组件,钓钩组件包括钓钩座及设置在钓钩座上的钓钩;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包括透光壳体、设置在透光壳体内的密闭内腔及设置在密闭内腔内的发光灯,所述透光壳体的外侧面上设有的安装部,用以安装钓钩组件,所述钓钩组件通过钓钩座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如此,将钓钩与发光灯集成在一起,达到实现自动发光与鱿钓钩统一的目的,能够更加吸引鱿鱼,达到诱导鱿鱼上钩的目的,以提高鱿鱼的上钩率。
作为优选,还包括触发缓释诱鱼装置,所述触发缓释诱鱼装置包括上下两端封闭端的储料筒及设置在储料筒内并与储料筒的上下两端相连通的竖向缓释管,所述透光壳体与储料筒连接为一体,所述储料筒与竖向缓释管之间的腔体构成储料腔体,所述储料腔体内设有若干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料腔隔板,料腔隔板将储料腔体分隔成若干个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饵料腔,饵料腔内装有饵料;所述竖向缓释管的内腔设有若干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隔断薄膜,隔断薄膜将竖向缓释管的内腔分隔成若干个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缓释腔,所述竖向缓释管的上端的端口与邻近竖向缓释管的上端的缓释腔相连通,所述缓释腔与饵料腔一一对应分布,所述饵料腔与对应的缓释腔之间的竖向缓释管上设有若干连通孔,与储料筒相对的饵料腔的内侧面上设有遇水膨胀橡胶块,所述竖向缓释管上设有连通缓释腔与对应的饵料腔的导向通孔,导向通孔沿竖向缓释管的径向沿伸,导向通孔与缓释腔一一对应,所述导向通孔内有滑动触杆,滑动触杆的第一端伸入对应的饵料腔并朝向对应的遇水膨胀橡胶块,且滑动触杆的第一端设有压板,滑动触杆的第二端伸入对应的缓释腔内,所述滑动触杆的外侧面上设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缓释腔内,滑动触杆上并位于压板与竖向缓释管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缓释腔内设有一一对应的撞击杆与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在竖向缓释管的内侧面上,并且在同一缓释腔中,支撑杆所在高度低于滑动触杆所在高度,所述撞击杆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缓释腔内的滑动触杆的第二端铰接相连,撞击杆支撑在支撑杆上。
本方案的鱿钓钩具体工作时:
第一,海水通过竖向缓释管的上端的端口进入对应的一个缓释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89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簧双钩鱼钩
- 下一篇:一种打窝渔具和打窝饵料结构及打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