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双工会议模式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9036.9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8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晨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8 | 分类号: | H04L12/18;H04L12/58 |
代理公司: | 佛山览众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5 | 代理人: | 李惠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会议模式 无线通讯模块 中央处理器 全双工 存储模块 互动终端 控制终端 会议 服务器 呼叫 多路音频数据 会议控制模块 接收发送模块 音频处理模块 硬件电路实现 播放设备 动态增加 回音抑制 混音处理 鉴权模块 接收模块 软件算法 音频播放 音频数据 语音数据 噪音消除 群聊 删除 收发 写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双工会议模式的装置,包括服务器、控制终端和互动终端,控制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a、存储模块a、群聊模块、呼叫模块a和无线通讯模块a,服务器包括中央处理器b、接收发送模块、鉴权模块、音频处理模块、存储模块b、会议控制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b,互动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c、接收模块、呼叫模块c和无线通讯模块c。在全双工会议模式下,所有用户均可以同时进行语音数据的收发,利用软件算法以及硬件电路实现回音抑制噪音消除和多路音频数据的混音处理,最终将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写入播放设备进行音频播放,同时任何会议成员可以进行动态增加会议成员,主动离开会议,会议的发起者可以删除会议成员,解除会议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会议模式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双工会议模式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公网对讲机为半双工通讯,一方在讲话的过程中,其他终端只能被动接听,只有当主叫方结束讲话后,其他终端才可以获得话语权限,开始讲话,在一些应用场景下很不方便,需要一种能够类似开会的模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双工会议模式的装置,能解决传统的公网对讲机为半双工通讯,一方在讲话的过程中,其他终端只能被动接听,只有当主叫方结束讲话后,其他终端才可以获得话语权限,开始讲话,在一些应用场景下很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双工会议模式的装置,包括服务器、控制终端和互动终端,所述控制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a、存储模块a、群聊模块、呼叫模块a和无线通讯模块a,所述存储模块a、群聊模块、呼叫模块a和无线通讯模块a均与中央处理器a电性连接,所述服务器包括中央处理器b、接收发送模块、鉴权模块、音频处理模块、存储模块b、会议控制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b,所述接收发送模块、鉴权模块、音频处理模块、存储模块b、会议控制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b均与中央处理器b电性连接,所述互动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c、接收模块、呼叫模块c和无线通讯模块c,所述接收模块、呼叫模块c和无线通讯模块c均与中央处理器c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a与无线通讯模块b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b与无线通讯模块c之间相互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终端通过呼叫模块a可以向服务器请求创建一个全双工会议模式群组,命令包括邀请参加会议的用户id以及用户人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全双工会议模式群组具备创建会议、邀请成员、踢出成员,离开会议、删除会议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音频处理模块是利用软件和硬件同步处理的方式实现音频的降噪,回音抑制以及多路混音的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群聊模块用于储存群聊的信息以及选择群聊的对象,所述呼叫模块a和呼叫模块c用于选定呼叫对象后发出呼叫邀请的请求,所述存储模块a和存储模块b用于储存待呼叫人员的信息以及待呼叫人员的手机信息,并将在呼叫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储存,方便以后查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鉴权模块用于判断是控制终端输出的操作命令还是互动终端输出的操作命令进行,所述会议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群聊模块的运行及邀请成员、删除成员、离开会议、删除会议、限制成员讲话权限的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晨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晨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90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