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互终端及智能家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9050.9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6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艺;薛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远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睿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96 | 代理人: | 孟玉洁;赵爱军 |
地址: | 101312 北京市顺义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互 终端 智能家居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互终端,适于对房屋中的设备进行控制,该交互终端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控制面板和移动旋钮,控制面板包括第一屏幕,移动旋钮包括第二屏幕;当控制面板与移动旋钮固定连接且通信连接时,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组合形成一虚拟屏幕;虚拟屏幕上显示有设备控制界面,以便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本发明一并公开了相应的智能家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互终端及智能家居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硬件及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设备例如智能台灯、智能窗帘、智能音箱、智能空调等逐渐普及,用户家中的智能设备越来越多。目前,通常采用一个独立的交互终端来接收用户发出的控制指令,以对房屋中的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例如,交互终端可以是安装有配套应用(App)的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但是,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的屏幕通常较小,能显示的界面内容有限,用户在进行触控操作时很不方便,容易造成误操作。平板电脑的屏幕虽然较大,但其体积和重量亦偏大,可携带性和便携性较差;此外,其对设备参数的调节不够方便、直观,难以通过滑动手势来将设备参数调节到某个确定的数值。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交互终端及智能家居系统,以力图解决或至少缓解上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交互终端,适于对房屋中的设备进行控制,所述交互终端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控制面板和移动旋钮,所述控制面板包括第一屏幕,所述移动旋钮包括第二屏幕;当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移动旋钮固定连接且通信连接时,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组合形成一虚拟屏幕;所述虚拟屏幕上显示有设备控制界面,以便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交互终端中,当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移动旋钮未固定连接或未通信连接时,所述控制面板、移动旋钮适于分别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以对相应的设备进行控制。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交互终端中,所述控制面板中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移动旋钮中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移动旋钮通过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吸合固定连接。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交互终端中,控制面板中设置有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适于产生交变磁场,所述移动旋钮中设置有第二线圈,当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吸合时,所述第二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以对所述移动旋钮进行充电。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交互终端中,控制面板连接交流电源,以使所述第一线圈中接入交变电流从而产生交变磁场。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交互终端中,控制面板中设置有两个第一磁铁,所述移动旋钮中设置有两个第二磁铁;在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移动旋钮的吸合端面上,所述两个第一磁铁的磁极的极性相反,所述两个第二磁铁的磁极的极性相反。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交互终端中,控制面板包括矩形部和与所述矩形部相接的弧形部,所述第一屏幕设置于所述矩形部上;所述移动旋钮为圆形,当所述移动旋钮与所述控制面板固定连接时,所述移动旋钮位于所述矩形部与所述弧形部的交接处,并且覆盖所述第一屏幕的一部分。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交互终端中,通信连接为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连接包括蓝牙连接。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交互终端中,当所述虚拟屏幕接收到用户的控制指令后,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相应的设备,以对该设备进行控制。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交互终端中,控制面板与网关通信连接,所述网关分别与房屋中的各设备通信连接;当所述第一屏幕接收到用户的控制指令后,所述控制面板通过所述网关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相应的设备;当所述第二屏幕接收到用户的控制指令后,所述移动旋钮依次通过所述控制面板和所述网关,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相应的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远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远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90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