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膨胀土改性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9167.7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7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洪;陆亚东;朱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L95/00;C08L71/02;C08K13/04;C08K7/14;C08K3/22;C08K5/42;C08K5/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土 膨胀土改性剂 干缩 密实 土木工程材料 表面活性剂 玻璃纤维粉 建筑物损坏 阳离子树脂 板状结构 技术要点 铝土矿石 生石灰粉 水分子 重量份 排出 羧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胀土改性剂,其涉及土木工程材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膨胀土的湿胀干缩特性对建筑物损坏性大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羧基阳离子树脂液5‑10份,生石灰粉10‑20份,铝土矿石粉 9‑15份,玻璃纤维粉8‑16份,表面活性剂2‑3份,水150‑200份,本发明可以改变膨胀土的湿胀干缩的特性,促使膨胀土颗粒不再容易与水分子结合,容易排出,并促进膨胀土固结成密实的板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膨胀土改性剂。
背景技术
膨胀土亦称“胀缩性土”,浸水后体积剧烈膨胀,失水后体积显著收缩的黏性土,其亲水性很强,当天然含水率较高时,浸水后的膨胀量与膨胀力均较小,而失水后的收缩量与收缩力则很大,这类土对建筑物会造成严重危害;现多通过利用膨胀土改性剂对膨胀土的湿胀干缩的特性进行改性,使膨胀土颗粒不再容易与水分子结合。
现有申请公布号CN 109536175A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膨胀土改良剂,其制备与应用及使用其改良膨胀土的方法,以该膨胀土改良剂所欲改良的干膨胀土的总重量为100%计,其包含3-12%的煤矸石及0.2-0.6%的聚丙烯纤维。
本发明的目的也在于提供一种膨胀土改性剂,可以促使膨胀土颗粒不再容易与水分子结合,容易排出,进而改变膨胀土的湿胀干缩的特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膨胀土改性剂,可以改变膨胀土的湿胀干缩的特性,促使膨胀土颗粒不再容易与水分子结合,容易排出,并促进膨胀土固结成密实的板状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膨胀土改性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羧基阳离子树脂液5-10份,生石灰粉10-20份,铝土矿石粉9-15份,玻璃纤维粉8-16份,表面活性剂2-3份,水150-200份。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生石灰粉和铝土矿石粉在水中电离提供钙离子、铝离子等亲水性较差的粒子,以羧基阳离子树脂液作为离子交换树脂,通过离子交换作用与膨胀土胶体上的亲水性较强的阳离子,如钠离子和钾离子,发生离子交换,进而使膨胀土颗粒上的吸附水的化学键破坏成自由水,易于排走,改变膨胀土颗粒的结构特征,使膨胀提变为非膨胀土,同时,电离出的阴离子也可以与膨胀土中或者生石灰粉和铝土矿石粉中的铝离子和铁离子形成络合物,进而促进羧基阳离子树脂的再生,同时加入玻璃纤维粉,使其渗入到膨胀土的组织结构内,凭借其良好机械强度,抑制膨胀土的湿胀和干缩,加入表面活性剂在促进各个组分的相容性,以保证改性剂顺利渗透进入膨胀土内之外,可以加强各组分在水中的电离效果,提高离子交换效果,进而本发明提高离子交换改变了膨胀土的湿胀干缩的特性,促使膨胀土颗粒不再容易与水分子结合,容易排出,并促进了膨胀土固结成密实的板状结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羧基阳离子树脂液7-9份,生石灰粉12-16份,铝土矿石粉11-14份,玻璃纤维粉12-16份,表面活性剂2-3份,水180-200份。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对膨胀土改性剂中的各个组分含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离子交换的效果,进一步对膨胀土的湿胀干缩的特性进行改性,促使膨胀土颗粒不再容易与水分子结合,容易排出,并促进了膨胀土固结成密实的板状结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羧基阳离子树脂液8份,生石灰粉15份,铝土矿石粉12份,玻璃纤维粉15份,表面活性剂3份,水190份。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对膨胀土改性剂中的各个组分含量进行更进一步的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离子交换的效果,进一步对膨胀土的湿胀干缩的特性进行改性,促使膨胀土颗粒不再容易与水分子结合,容易排出,并促进了膨胀土固结成密实的板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91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秸秆可降解材料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复合天然橙色色素的配方及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