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磁共振系统的颈动脉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9298.5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8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古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凯利鹏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34 | 分类号: | G01R33/34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顾光一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磁共振 系统 颈动脉 线圈 | ||
1.一种用于磁共振系统的颈动脉线圈,包括与底座相连的左侧信号收集装置和右侧信号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信号收集装置和右侧信号收集装置都包括围绕颈部顺序排列的接收单元CH1、接收单元CH2和接收单元CH3,以及一个叠加在所述接收单元CH1、接收单元CH2和接收单元CH3之上、且位于颈部和下颚之间的接收单元CH4;所述磁共振系统输入控制序列信号BIAS给所述接收单元CH1、接收单元CH2、接收单元CH3和接收单元CH4;所述接收单元CH1、接收单元CH2、接收单元CH3和接收单元CH4根据所述控制序列信号BIAS输出磁共振信号到所述磁共振系统;
所述接收单元CH1、接收单元CH2、接收单元CH3和接收单元CH4每一个都包括:单元导体COIL、前置放大器AMP1、以及包括并联连接的电容器C2和电感器L1的调频子回路,所述调频子回路串接在所述单元导体COIL之中;还包括与所述调频子回路和单元导体COIL相并联的电容器C1;所述电容器C1的两端输出射频信号到前置放大器AMP1的输入端,所述前置放大器AMP1的输出端输出磁共振信号;
所述接收单元CH1、接收单元CH2、接收单元CH3和接收单元CH4每一个都包括传输所述控制序列信号BIAS的导线,该导线平行分布于该接收单元的所述单元导体COIL的导体一侧,并且与该所述单元导体COIL的导体交叉后又继续分布在另一侧;所述接收单元CH1、接收单元CH2、接收单元CH3和接收单元CH4每一个中所述传输所述控制序列信号BIAS的导线,与该接收单元的所述单元导体COIL的导体的距离小于1毫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动脉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CH1、接收单元CH2、接收单元CH3和接收单元CH4每一个都还包括:同向串联的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前置放大器AMP1的正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前置放大器AMP1的负输入端;以及,
还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与所述二极管D2反向并联,连接在所述调频子回路中:所述电感器L1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负极;所述电容器C2的同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当所述控制序列信号BIAS为正时,所述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导通;当所述控制序列信号BIAS为负时,所述二极管D3截止;当所述二极管D3截止时,所述接收单元CH1、接收单元CH2、接收单元CH3和接收单元CH4输出磁共振信号到所述磁共振系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动脉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CH1、接收单元CH2、接收单元CH3和接收单元CH4每一个的电路分布在曲面上,并且所述单元导体COIL采用柔性电路板或者铜带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凯利鹏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凯利鹏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92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