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免疫增强的锰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19344.1 申请日: 2019-04-19
公开(公告)号: CN111821316A 公开(公告)日: 2020-10-27
发明(设计)人: 蒋争凡;王晨光;张睿;吕梦泽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3/32 分类号: A61K33/32;A61K39/39;A61K45/06;A61P37/04;A61P31/04;A61P31/10;A61P31/12;A61P33/00;A61P35/00;A61P37/02;A61P31/14;A61P31/20;A61P31/22;A61P31/1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彭鲲鹏
地址: 10087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免疫 增强 组合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包含新生沉淀锰和/或胶体锰的免疫增强组合物和疫苗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它们用于增强免疫和或疫苗接种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增强免疫的二价锰胶体或二价锰新生沉淀,以及其 用于增强免疫的用途,这种免疫增强用途例如可用于作为免疫佐剂、抗病 毒或抗肿瘤。

背景技术

机体通过天然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保护机体免于外来病原体 的侵染。天然免疫对于适应性免疫有着促进作用。当机体被病源体感染时, 首先启动了天然免疫反应,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原体的病源相关分子 模式,激活多种信号通路,如TLR通路(1)、RLR通路(2)、cGAS-STING 通路(3)、炎症小体活化(4)等,这些通路的激活导致下游众多细胞因子的 产生,包括I型干扰素、IL-1β、IL-18等。

I型干扰素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途径可激活JAK-STAT通路,诱导 大量抗病毒基因的表达,达到抵抗病毒感染的效果(5,6)。同时I型干扰素 可促进抗原递呈细胞的成熟(7),抗原递呈细胞将病源微生物或肿瘤抗原 递呈给T细胞,激活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和CD8+T细胞;同时也可 促进B细胞活化产生抗原特异性抗体;及促进产生记忆性B细胞及免疫 记忆。

促炎因子IL-1β能直接作用于CD4+T细胞,促进T细胞的增殖(8); IL-18可以有效增强Th1免疫反应,也可以促进T细胞和NK细胞的增殖 和细胞毒作用(9)。

目前已经被FDA批准在人身上使用的佐剂有四种:铝佐剂、MF59、 AS03、AS04。铝佐剂从1920年以来一直被广泛使用,被用于甲肝(HAV) 疫苗、乙肝(HBV)疫苗、百白破(DTP)疫苗、人乳头瘤病毒(HPV) 疫苗、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等。铝佐剂只能激活Th2反应(以抗体 产生为主的体液免疫),不能激活Th1反应(以CD8+T细胞为主的细胞 免疫)(10)。AS04是包含MPL和铝盐的佐剂,被用于HPV疫苗和HBV 疫苗。该佐剂能激活NF-kB,产生促炎因子,具备了铝佐剂原来不具备 的激活Th1反应的能力。MF59是一种以角鲨烯为油相制成的油包水类型

目前未批准临床应用,但在实验室中可使用的佐剂有很多,其中很多 效果很好,但是由于其副作用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应用,如弗氏佐剂的矿物 油成分代谢能力差,在注射部位会形成结节。还有细胞因子类型的佐剂, 如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它们的缺点是成本昂贵。

目前有报道证明激活cGAS-STING通路的配体能够作为佐剂,如 DMXAA(12)、c-di-GMP(13)、cGAMP(14)、chitosan(15)。

CN107412260A公开了二价锰是一种cGAS-STING通路激活剂,具 有增强免疫的作用,例如可用作免疫佐剂。然而,在进一步研究中,发明 人意外发现二价锰本身还存在一些缺陷,还需要改进的方案以消除至少一 种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发明人在进一步研究二价锰免疫增强作用中发现,尽管二价锰溶液可 以在机体中产生免疫增强作用,然而这种免疫增强作用还不够高。更重要 的是,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当希望提高二价锰溶液的浓度,以便提高免疫 增强作用时,很容易产生锰沉淀,导致无法获得均匀稳定的高浓度二价锰 溶液,使得实验的可重复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这种锰沉淀随着放置时间 增加而逐渐团聚化增长。

在无法实现期望的高浓度二价锰溶液的情况下,发明人不得已使用二 价锰沉淀继续其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由于实验操作的疏忽,发明人无意 中使用了放置不同时间的二价锰沉淀。发明人意外发现,不同放置时间的 二价锰沉淀具有不同的免疫增强作用,而且新生沉淀的免疫增强作用显著 优于放置时间更长的锰沉淀。发明人进一步比较了二价锰溶液和放置不同 时间的二价锰沉淀,又意外地发现,新生锰盐沉淀的免疫增强作用竟然还 显著优于二价锰溶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93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