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9559.3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0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向以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绿源春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7/06;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李华;温黎娟 |
地址: | 635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摘 春茶 施用 茶叶 栽培 生物源农药 有效防治 栽培成本 追肥 鲜茶叶 茶树 采茶 基肥 修剪 病虫害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茶叶的栽培方法,包括:(1)5月下旬对成年投产期茶树进行重修剪;(2)6月上旬至10月下旬期间进行蓄树养蓬;(3)施用生物源农药;(4)施用基肥;(5)次年春季追肥;(6)采摘春茶;(7)不采夏茶、秋茶,夏季、秋季蓄树养蓬,有效防治病虫害,只采摘春茶,不采摘夏、秋茶,夏、秋季蓄树养蓬,采摘的春季鲜茶叶品质优良,产量、产值高,降低了采茶人工劳动强度,降低了栽培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的古国,发现和利用茶树约有万余年的历史,是人类饮茶、种茶、制茶的发源地。茶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可以阻断亚硝酸胺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由于茶叶的保健作用,使得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
目前的茶叶生产逐渐走向集约化以追求产量的提升,国内茶区在茶叶生产中,春、夏、秋茶叶产量比例5:3:2。但夏、秋茶采摘期因气温高、日照长、紫外线强、雨水较少,导致产品苦涩味重,品质差,销售价格低,夏茶采摘期天气炎热,采茶人工劳动强度大,造成采摘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茶叶的栽培方法,有效防治病虫害,只采摘春茶,不采摘夏、秋茶,夏、秋季蓄树养蓬,采摘的春季鲜茶叶品质优良,产量、产值高,降低了采茶人工劳动强度,降低了栽培成本。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叶的栽培方法,包括:
(1)5月下旬对成年投产期茶树进行重修剪;
(2)6月上旬至10月下旬期间进行蓄树养蓬;
(3)施用生物源农药;
(4)施用基肥;
(5)第二年春季追肥;
(6)采摘春茶;
(7)不采摘夏、秋茶,夏、秋季蓄树养蓬。
优选的,所述重修剪为剪掉茶树离地高度17cm以上的全部枝梢。
优选的,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对重修剪后的新梢蓄养,不采取抑制措施,任其自然生长。
优选的,所述生物源农药为植物源农药或矿物源农药。
优选的,所述植物源农药为市售苦楝液剂;所述矿物源农药为市售石硫合剂。
优选的,所述基肥的年施加量为100kg~120kg/亩。
优选的,所述基肥为市售复合肥。
优选的,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第二年春季追肥5~6次。
优选的,所述追肥的年施加量为市售尿素肥100kg~110kg/亩。
优选的,所述追肥为市售尿素肥。
优选的,所述步骤(7)具体包括:为对夏、秋季对茶树的芽、叶不采摘,枝梢不修剪,蓄养秋季立体高枝生产枝。
优选的,蓄养秋季立体高枝生产枝为蓄养茶树,秋季茶树生产枝枝梢高度为38cm~42cm。
优选的,10月下旬茶树停止生长时夏秋生产枝达到38cm~42cm,顶部茎粗2.5mm~3.5mm,不分叉,茶树枝条上有健康叶片8片~10片/枝。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绿源春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绿源春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95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