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0118.5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2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魏斌;王松岑;徐翀;徐锦星;张宏源;郑正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5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辉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 充电 系统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S1:改变所述断路器的开关状态,进而改变所述无线充电系统的所述非控原边整流单元(1)与所述副边整流单元(5)的电路拓扑类型,进而模拟所述无线充电系统实际应用中的互操作场景;S2:根据所述模拟的所述互操作场景的到所述非控原边整流单元(1)与所述副边整流单元(5)的电路拓扑的互操作结果;S3:分析所述互操作结果,确定所述非控原边整流单元(1)与所述副边整流单元(5)的互操作性最好的拓扑电路。从而对无线充电原副边的每种拓扑类型的互操作性进行分析,对厂商生产设备提出建议,确保不同充电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进而推进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作为新型充电技术,具有无接触摩擦,环境适应性高,用户使用便捷等特点,在世界各国快速发展。无线充电系统自身存在较多的技术路线分支,如果不同模块/参数/拓扑的无线充电系统之间不能满足互操作性要求,一方面可能造成电力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确保各类充电系统能够互操作是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之一,对谐振拓扑的互操作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无线充电系统谐振拓扑的研究仅限于对某种特定拓扑组合的特性分析、参数优化等,未考虑到实际推广应用中因厂家生产标准不统一所带来的多种拓扑组合并存的实际情况,无法对不同充电系统互操作时输出特性与控制策略的变化进行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从而对无线充电原副边的每种拓扑类型的互操作性进行分析,对厂商生产设备提出建议,确保不同充电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进而推进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应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系统包括:非控原边整流单元 (1)、PFC单元(2)、逆变单元(3)、谐振拓扑切换单元(4)、副边整流单元(5)、降压单元(6);所述非控原边整流单元(1)输入端与所述无线充电系统所在电网侧交流端连接,所述非控原边整流单元(1)输出端与所述PFC单元(2)输入端连接,所述PFC单元(2)输出端与所述逆变单元 (3)输入端连接,所述逆变单元(3)输出端与所述谐振拓扑切换单元(4) 输入端连接,所述谐振拓扑切换单元(4)输出端与所述副边整流单元(5) 输入端连接,所述副边整流单元(5)输出端与所述降压单元(6)输入端连接,所述降压单元(6)输出端与负载连接。
所述谐振拓扑切换单元(4)包括:断路器、电感。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S1:改变所述断路器的开关状态,进而改变所述无线充电系统的所述非控原边整流单元(1)与所述副边整流单元(5)的电路拓扑类型,进而模拟所述无线充电系统实际应用中的互操作场景。
S2:根据所述模拟的所述互操作场景的到所述非控原边整流单元(1) 与所述副边整流单元(5)的电路拓扑的互操作结果。
S3:分析所述互操作结果,确定所述非控原边整流单元(1)与所述副边整流单元(5)的互操作性最好的拓扑电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非控原边整流单元(1)的电路拓扑类型包括:S型、P型、LCC型;所述副边整流单元(5)的电路拓扑类型包括S型、P型、LCC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S1中所述改变所述无线充电系统的所述非控原边整流单元(1)与所述副边整流单元(5)的电路拓扑类型,进而模拟所述无线充电系统实际应用中的互操作场景包括:
分析所述非控原边整流单元(1)的拓扑互操性时,所述副边整流单元 (5)的电路拓扑在所述S型、P型、LCC型之间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01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