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干化仓的污水收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0243.6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2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袁靖;周翔;陈立乐;邓永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嘉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光明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垃圾 干化仓 污水收集系统 集水组件 水汽收集 连通 吸管 冷凝组件 水汽 集水槽 冷凝室 输水管 输水 技术方案要点 干化处置 回收利用 技术效果 水分收集 污水收集 组件包括 传统的 集水井 冷凝器 输水泵 干化 水资源 应用 | ||
1.一种生物干化仓的污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干化仓(2)、集水组件(43)、输水组件(44)和水汽收集系统(15);
所述集水组件(43)包括设置在干化仓(2)底部的多个集水槽(20)、与所述集水槽(20)连通的集水井(21),所述集水井(21)设置在干化仓(2)的外部;
所述输水组件(44)包括插设在集水井(21)中的输水管(41)和设置在输水管(41)上的输水泵(42);
水汽收集系统(15)包括与干化仓(2)连通的水汽吸管(16)和冷凝组件(45),所述冷凝组件(45)包括与水汽吸管(16)连通的冷凝室(38),所述冷凝室(38)中设有冷凝器(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干化仓的污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室(38)底部设有储水槽(40),所述水汽吸管(16)上连通有抽气风机(17),所述储水槽(40)上连通有排水管(22),所述排水管(22)上设有排水泵(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干化仓的污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21)的底部低于集水槽(20)的底部,所述集水井(21)的顶部与集水槽(20)的顶部平齐;所述集水槽(20)上连通有导水管(35),所述导水管(35)与集水井(21)连通,所述导水管(35)上设有集水电磁阀(4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干化仓的污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21)的井口处设有台阶槽(48),所述台阶槽(48)中设有重型井盖(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干化仓的污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集水电磁阀(47)、输水泵(42)、抽气风机(17)和排水泵(24)工作的排水控制主机(49),所述排水控制主机(49)与集水电磁阀(47)、输水泵(42)、抽气风机(17)和排水泵(24)均电连接,所述干化仓(2)中设有湿度传感器(14),所述湿度传感器(14)与排水控制主机(49)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干化仓的污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用于控制集水电磁阀(47)、输水泵(42)、抽气风机(17)和排水泵(24)工作的括排水控制主机(49),所述排水控制主机(49)与集水电磁阀(47)、输水泵(42) 、抽气风机(17)以及排水泵(24)均电连接,所述集水井(21)中设有液位传感器(50),所述液位传感器(50)与排水控制主机(49)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干化仓的污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仓(2)的侧壁开设有进出料口(5),所述干化仓(2)上设有用于封闭进出料口(5)的仓门(7),所述集水槽(20)沿干化仓(2)的进深方向设置,所述集水槽(20)沿干化仓(2)的开间方向设有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物干化仓的污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35)与集水槽(20)一一对应,所述导水管(35)上连通有汇流管(51),所述汇流管(51)将多个导水管(35)并联,所述汇流管(51)上连通有引流管(52),所述引流管(52)插设在集水井(21)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生物干化仓的污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仓(2)的墙体中设有保温层(37)。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生物干化仓的污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20)两侧设有导流弧面(53),所述导流弧面(53)呈向外凸出的弧形面;所述集水槽(20)上盖设有穿孔盖板(54),所述穿孔盖板(54)上开设有渗水通孔(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嘉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嘉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02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