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子菜单的显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1104.5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5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迟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G06Q5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张国香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子 菜单 显示 方法 | ||
1.一种智能电子菜单的显示方法,所述显示方法将电子菜单以三维图像的形式呈现,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关于电子菜单当前状态的第一属性信息以及关于商家的第二属性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判断所述电子菜单当前是否具备完整性、以及获取所述电子菜单与所述商家之间的关联推送信息;
步骤(2),根据对所述电子菜单当前完整性状态的判断和/或所述电子菜单与所述商家之间的关联推送信息,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菜单进行三维图像显示的控制信号;
步骤(3),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确定所述电子菜单对应的图像显示状态,并基于所述图像显示状态对所述电子菜单对应的二维图像进行编辑处理,再将经过编辑处理后得到的二维图像转换成三维图像后进行显示;
在步骤(1)中,还包括获取关于就餐者的第三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三属性信息获取所述关联推送信息;其中,获取所述第三属性信息具体包括,根据就餐者的个人餐饮信息形成对应的餐饮信息数组,以及根据所述电子菜单中的所有菜品形成对应的菜品数组,并根据下面公式(1)计算出任意菜品与所述个人餐饮信息之间的匹配度分值
(1)
在公式(1)中,为第i个菜品与所述个人餐饮信息的匹配度分值,A为餐饮信息数组,为第i个菜品的菜品数组,u为数组A和数组中元素相同的个数,q为在数组A中但不在数组中元素个数,r为在数组中但不在数组A中元素个数;
接着,通过所述匹配度分值对所述电子菜单中的所有菜品进行排序,并且还根据所述就餐者的点餐动作进行动态更新,在所述动态更新过程中,对所述电子菜单的所有菜品进行n个低权限布置,从而实现对所述菜品的再次排序,并以此获得所述第三属性信息;
在步骤(1),获取所述第三属性信息还具体包括获取所述电子菜单中相克的菜品数据,所述相克的菜品数据的计算过程包括基于预先获得的医疗相关大数据根据下面公式(2)对不同菜品之间进行打分
(2)
在上述公式(2)中,为第道菜品与第道菜品的相克分值,为第道菜品数组中元素的总数,为第道菜品数组中元素的总数,为第道菜品数组中第t个元素,j为第道菜品数组中第j元素,为第道菜品数组中第t个元素与第道菜品数组中第j元素在所述医疗相关大数据中的相克系数;
设定一相克阈值J,若时,则表示第道菜品与第道菜品相克,此时将对应的第道菜品与第道菜品之间的相克数据作为所述第三属性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菜单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获取关于电子菜单当前状态的第一属性信息具体包括获取所述电子菜单对应的时间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时间属性信息,判断所述电子菜单的更新情况,并基于所述电子菜单的更新情况的判断结果来确定是否执行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的获取;或者,获取关于商家的第二属性信息具体包括获取关于商家的线上推荐信息,并根据所述线上推荐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属性信息;
在步骤(1)中,基于所述电子菜单的更新情况的判断结果来确定是否执行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的获取具体包括获取所述电子菜单的生成时间作为所述时间属性信息,计算所述生成时间与当前实时时间之间的时间差,若所述时间差小于一预设时间差阈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菜单为一已更新菜单,若所述时间差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时间阈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菜单为一未更新菜单,同时获取被确定为已更新菜单对应的电子菜单中所有明细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属性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菜单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判断所述电子菜单当前是否具备完整性具体包括将所述电子菜单对应的第一属性信息与当前所述商家实时供应的菜品信息进行对比处理,若所述第一属性信息与所述实时供应的菜品信息完全对应相同,则生成第一完整性判断信息,否则,生成第二完整性判断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完整性判断信息包括所述实时供应的菜品信息相对于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的相关缺失菜品信息;或者,获取所述电子菜单与所述商家之间的关联推送信息具体包括将所述电子菜单对应的第一属性信息与所述第二属性信息进行对比处理,确定所述第一属性信息与所述第二属性信息中均存在的一致菜品信息,以作为所述关联推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11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