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近视的儿童视光手环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1570.3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7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关翦泰;刘沛宇;蔡勇;邓陈刚;张艳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仙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H04B1/3827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马冬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控模块 强度数据 数据采集模块 手环本体 设备识别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 通信交互模块 判断模块 外部终端 预防近视 紫外线 白光 手环 采集 活动习惯 教育儿童 提醒模块 通信交互 匹配 传输 输出 跟踪 外出 | ||
1.一种预防近视的儿童视光手环,包括手环本体,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设置在手环本体上;
通信交互模块,所述通信交互模块用于将主控模块与外部终端进行通信交互;
设备识别模块,所述设备识别模块用于将外部终端与主控模块之间进行双向匹配,同时外部终端利用通信交互模块向主控模块进行预设值写入;
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全天候采集手环本体所处环境的白光强度数据和紫外线强度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后传输到主控模块中;
判断模块和提醒模块,所述判断模块接收主控模块输出的白光强度数据和紫外线强度数据,在一定时间内判断手环本体所处环境达标的时间是否到固定值、并实时判断手环本体所处环境的白光是否不适宜,将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输出到主控模块当中,主控模块与外部终端写入的预设值进行比对,并提供提醒模块反馈给手环本体相关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近视的儿童视光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环本体佩戴在儿童手腕上,所述手环本体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输出主控模块的记录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近视的儿童视光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模块为设置在手环本体内的震动器或语音播放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防近视的儿童视光手环,其特征在于:一定时间内,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手环本体所处环境达标的时间到达固定值,则显示屏上给出笑脸提醒,表示户外活动时间足;若一定时间内,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手环本体所处环境达标的时间未到达固定值,则提醒模块给出语音提示,提醒进行户外活动;光感强度大于800且紫外线强度大于1则认为环境达标。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预防近视的儿童视光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终端与主控模块通过设备识别模块连接后,主控模块将其记录的数据通过通信交互模块传输到外部终端上。
6.一种预防近视的儿童视光手环的使用方法,包括手环本体和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手环本体上的主控模块、设备识别模块、通信交互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判断模块和提醒模块;
使用时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通过设备识别模块将外部终端与主控模块进行连接;连接后,主控模块利用通信交互模块与外部终端之间进行通信;
第二步,当儿童佩戴上手环本体后,外部终端启动连接设备,同时对数据采集模块开启;
第三步,数据采集模块采用光感强度传感器和紫外线强度传感器对手环本体周围环境进行采集,传感器工作时间是每天的早上7点至晚上7点;
第四步,当采集模块对数据进行采集后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依次传输到主控模块当中,显示屏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显示;同时判断模块在每天的16:00对早上7点至下午4点采集的数据进行判断,光感强度大于800且紫外线强度大于1,认为是环境达标,即户外活动时间,一天累积够2小时的户外活动,认为儿童活动处于达标,达标,显示屏显示笑脸,不达标,则震动提醒一次;
同时,所述判断模块接收主控模块输出的白光强度数据并实时判断手环本体所处环境的白光是否不适宜,若不适宜则在设定时间内震动提醒一次;
第五步,通过外部终端读取主控模块内的所有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防近视的儿童视光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有两个传感器,一个是光感强度传感器,一个是紫外线强度传感器,采集间隔为1分钟,传感器工作时间是每天的07:00到19:0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防近视的儿童视光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终端与主控模块之间采用蓝牙4.0协议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仙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仙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15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