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珠子参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2396.4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2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才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西药林中药材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C1/00;A01N65/28;A01N65/36;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4600 云南省迪庆藏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珠子参 移栽 植株 浸泡 育苗 农业生物技术 栽培 地上茎叶 育苗基质 种子采集 浸泡液 倒伏 采挖 出芽 平铺 幼苗 管理 | ||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珠子参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种子采集;S2、育苗:将珠子参种子在浸泡液中浸泡1~4小时,然后将浸泡后的种子平铺于育苗基质上,进行育苗;S3、移栽:当珠子参幼苗长至5~8cm高时,进行移栽,移栽时将珠子参根部醮取移栽液;S4、管理:移栽后当年,对珠子参苗进行8~15%遮阴处理;第二年,对珠子参植株进行20~35%遮阴处理;第三年,对珠子参植株进行30~35%遮阴处理,在3月,珠子参地上茎叶枯萎倒伏后,进行采挖。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珠子参的出芽率、产量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珠子参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珠子参Panacis Majoris Rhizoma(PMR)系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珠子参Panaxjaponicus C.A.Megvar.major(Burk.)C.Y.Wu et Feng ex C.Chow的干燥根茎,别名扣子七、钮子七、疙瘩七等,为自1977年起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录,其干燥茎及叶亦为民间常用药材。珠子参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云南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以及陕西秦巴山区太白、眉县一带,甘肃陇南等地偶有零星分布。商品珠子参主要源自野生采挖,但其资源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野生珠子参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野生的珠子参生长缓慢,成药周期较长,其多生于溪边林下、灌木丛下、山坡阴面等荫蔽湿润的环境,具有喜阴、怕干旱等特性。
珠子参味苦、甘,性微寒,归肝、肺、胃经,具有补肺养阴、祛瘀止痛、止血的功效。药理研究表明珠子参具有镇痛、镇静、抗炎、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功效。自20世纪80年代起,珠子参根茎及其叶中的化学成分被广泛研究,结果显示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皂苷类成分,此外,还含有挥发油、多糖、微量元素、氨基酸及蛋白质等成分。
申请公布号为CN106717829A、申请公布日为2017年5月31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珠子参的种植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植地选择;(2)种子处理和种苗培育;(3)种植地整理;(4)作畦和施底肥;(5)定植;(6)田间与水肥管理。
申请公布号为CN105900723A、申请公布日为2016年8月31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珠子参的育苗及栽培方法,其方法包括采集成熟、饱满的珠子参果实,除去果肉,得到珠子参种子;将珠子参种子撒在培育基质上;保持培育室恒定的温度及培育土和培育基质的湿度,空气相对湿度;种子芽苗出土后采用明期、暗期交替进行光照和停止光照;待出苗率稳定后,恢复自然的明期和暗期交替和自然的光照强度,并喷淋复合肥水溶液;90%以上的幼苗高度达到3cm时,移植到栽培地中;选择南向朝阳的停种至少3年或新开荒的种植地块,去除杂草、灌木,深翻,土壤消毒后,开挥挖深为5-10cm、宽为50cm的肥料沟,并填满质量比2:1的细砂与有机复合肥的混合物,直至与地面平齐;在填满有机复合肥的肥料沟上覆盖种植地原土,起垄,整理成高10cm、宽50cm的种植畦;在种植畦上按照10cm×10cm的株距移植幼苗,并进行正常的种植管理,直至收获。
上述两篇专利公开的珠子参的种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发芽率和最终产量,但是其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珠子参的栽培方法,用以提高出芽率、产量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珠子参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种子采集:采集成熟的珠子参果实,去皮,洗净,晒干,得珠子参种子,备用;
S2、育苗:选择饱满的珠子参种子,将珠子参种子在浸泡液中浸泡1~4小时,然后将浸泡后的种子平铺于育苗基质上,再在育苗基质上铺一层厚0.5~1cm的育苗基质,向育苗基质中浇入浸泡液,使育苗基质的含水率为20~35%,催芽5~10天;将催芽后的珠子参种子移入育苗杯中,进行育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西药林中药材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维西药林中药材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23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