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2726.X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0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川口裕一;铃木将典;藤井直明;西川朋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27/255 | 分类号: | H01F27/255;H01F27/28;H01F27/29;H01F41/02;H01F41/04;H01F4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杨琦;程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素体 第一表面 焊料 表面粗糙度 线圈部件 第二表面 外部端子 线圈导体 磁性粉 迂回 爬电距离 埋入 覆盖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了含有磁性粉的磁性素体的线圈部件,能够防止安装时焊料的迂回。该线圈部件具有:含有磁性粉的磁性素体(10)、埋入磁性素体(10)内的线圈导体、和与线圈导体连接且在磁性素体(10)的第一表面(S1)露出的外部端子(E1)、(E2)。磁性素体(10)还具有不露出外部端子(E1)、(E2)的第二表面(S2),第一表面(S1)的表面粗糙度大于第二表面(S2)的表面粗糙度。根据本发明,由于磁性素体(10)的第一表面(S1)的表面粗糙度较大,所以第一表面(S1)的爬电距离增大。由此,在安装时,由于焊料难以沿第一表面(S1)迂回,所以磁性素体(10)的非意图的部分不会被焊料覆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具有在含有磁性粉的磁性素体中埋入有线圈导体的构造的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的表面安装型的线圈部件具有在非磁性的树脂层的表面形成有线圈导体的结构,但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感,线圈导体有时被埋入磁性材料中。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利用磁性树脂埋入形成有线圈导体的树脂基板的结构的线圈部件。磁性树脂在树脂材料中混合有金属磁性粉,具有高的磁导率,因此,作为从线圈导体产生的磁通的磁路发挥作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25718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线圈部件中,外部端子不仅在芯片的侧面形成,还迂回而形成于线圈轴正交的主面,所以磁通的一部分被外部端子阻断,因而有时电感降低。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仅在芯片的侧面形成外部端子的方法,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电路基板上安装线圈部件时,焊料沿着磁性树脂的表面迂回,因而有时非意图的部分会被焊料覆盖。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安装时的焊料迂回的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线圈部件的特征在于,包括:含有磁性粉的磁性素体;埋入磁性素体内的线圈导体;和与线圈导体连接、且在磁性素体的第一表面露出的外部端子,磁性素体还具有不露出外部端子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大于第二表面的表面粗糙度。
根据本发明,由于磁性素体的第一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较大,所以第一表面的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增大。由此,在安装时,焊料难以沿着第一表面迂回,所以磁性素体的非意图的部分不会被焊料覆盖。
在本发明中,磁性素体可以呈大致长方体形状,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彼此正交,磁性素体还具有位于第一表面的相反侧的第三表面、位于第二表面的相反侧的第四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第四表面正交且彼此位于相反侧的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外部端子包括与线圈导体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外部端子和与线圈导体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外部端子,第一外部端子在第一表面和第五表面露出,而不在第二表面、第三表面、第四表面和第六表面露出,第二外部端子在第一表面和第六表面露出,而不在第二表面、第三表面、第四表面和第五表面露出。由此,由于第一外部端子和第二外部端子分别延伸到两个表面形成,所以在使用焊料安装到电路基板上时,能够形成焊料的焊角。
在本发明中,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在与第二表面和第四表面正交的方向上的高度小于磁性素体在该方向上的高度。由此,形成于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上的焊料难以迂回到第二表面和第四表面。
在本发明中,线圈导体的线圈轴可以与第二表面和第四表面正交。由此,通过第二表面和第四表面的磁通量不会被迂回的焊料阻断。
在本发明中,磁性粉可以由表面被绝缘涂层的金属磁性材料构成。由此,即使磁性粉的表面从磁性素体露出,金属磁性材料也不会露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株式会社,未经TD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27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呼吸器吸潮装置的自愈方法
- 下一篇:被动组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