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火隔热节能门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22903.4 申请日: 2019-04-22
公开(公告)号: CN110002821B 公开(公告)日: 2021-07-23
发明(设计)人: 郭会师;李文凤;王力臻;陈凤华;王焕新;桂阳海;周立明;方少明 申请(专利权)人: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E06B3/72 分类号: E06B3/72;E06B3/70;E06B5/16;C04B28/04;C04B28/02;C04B38/10;C08L67/06;C04B111/52;C04B111/28
代理公司: 郑州明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2 代理人: 张献伟
地址: 450002 ***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火 隔热 节能 门扇 及其 制备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火隔热节能门扇,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框架,金属框架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高密度泡沫混凝土下面体、蜂窝状结构的玻璃钢骨架和高密度泡沫混凝土上面体,蜂窝状结构的玻璃钢骨架的蜂窝腔体内填充有低密度泡沫混凝土;

所述防火隔热节能门扇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制备金属框架:将金属材料通过冶炼浇注或焊接制成长方形金属框架;

2)制备门扇外壳:将金属框架放置在模具中,浇注高密度泡沫混凝土料浆,静置2~5h脱模,得到侧面为金属、下面体为高密度泡沫混凝土、内为空腔、上面开口的长方体外壳;将高密度泡沫混凝土料浆浇注到模具内,静置2~5h脱模,即可制得用来封闭外壳开口的长方形板块状高密度泡沫混凝土上面体;所述高密度泡沫混凝土料浆由高密度泡沫混凝土原料和水混合而成,水的添加量为高密度泡沫混凝土原料总重量的26%~54%;高密度泡沫混凝土原料的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水泥66.5%~68.5%,粉煤灰8%~22%,石膏3~7.5%,玻璃纤维4%~7%,发泡剂0.2%~1.35%,防水剂2%~3.4%,减水剂0.3%~1.55%,早强剂2%~3.2%;

3)制备蜂窝状结构的玻璃钢骨架:将玻璃纤维布通过打孔机制成孔径为4~10cm、孔间距为0.5~3cm的多孔纤维布,将其置入浸料槽经预浸料充分浸渍后按设计的大小和厚度进行铺叠,铺叠过程中需保证各层玻璃纤维预浸布上的孔洞相互贯通,经辊压并除去孔洞中多余的预浸料后再经固化、脱模后制得;

4)制备低密度泡沫混凝土料浆;所述低密度泡沫混凝土料浆由低密度泡沫混凝土原料和水混合而成,水的添加量为低密度泡沫混凝土原料总重量的60%~135%;所述低密度泡沫混凝土原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水泥45.5%~54%,粉煤灰3%~6%,石膏8.5%~12%、废弃建筑混凝土颗粒6%~26%,玻璃纤维1%~3.5%,发泡剂2%~4.5%,防水剂4.3%~6%,减水剂1.5%~4%,早强剂3.7%~7%;

5)制备防火隔热节能门扇主体:将制备好的蜂窝状结构的玻璃钢骨架置于步骤2)所得的外壳中,在蜂窝腔体中浇填步骤4)制得的低密度泡沫混凝土料浆,刮平玻璃钢骨架上表面的低密度泡沫混凝土料浆,用步骤2)制得的长方形板块状高密度泡沫混凝土上面体封闭外壳开口,经塑料薄膜覆盖养护2~3天,即得防火隔热节能门扇主体;

6)后处理:将所制门扇主体用细纱纸打磨处理,直接喷涂漆料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火隔热节能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泡沫混凝土下面体的密度为0.8~2.2g/cm3,厚度为1~3cm;所述高密度泡沫混凝土上面体的密度为0.8~2.2g/cm3,厚度为1~3cm;所述金属框架材质为铝合金或镀锌钢板,厚度为1~3cm;所述蜂窝腔体中低密度泡沫混凝土的密度为0.19~0.55g/cm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火隔热节能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浸料的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85.5%~91.5%,引发剂1.5%~3.5%,促进剂 0%~2.5%,纳米填料2%~4%,磷酸三酯2%~8.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防火隔热节能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为间苯二甲酸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对苯二甲酸型不饱和聚酯树脂、邻苯二甲酸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卤代不饱和聚酯树脂、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任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缩酮、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丁酮、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环己酮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糊中的任一种或几种;所述的促进剂为环烷酸钴、乙二胺、N,N-二甲基苯胺、N-甲基-N-2-羟乙基对甲苯胺中的任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纳米填料包括纳米碳酸钙、纳米滑石粉、纳米二氧化硅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大学,未经郑州轻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29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