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导航作用的开路锥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2937.3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8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其志;周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其志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90/00;A61B34/20;A61B17/17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诚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67 | 代理人: | 姚艳梅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角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手柄 导航作用 开路锥 内芯 快速和安全 工作理念 脊柱手术 手术操作 数据指导 智能操作 原有的 智能化 握持 机器人 估算 数字化 测量 医师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导航作用的开路锥,包括以下部分:钻孔部分,用于在脊柱手术时钻孔;手柄部分,用于方便医师握持;连接部分,用于连接钻孔部分和手柄部分,并且用于安装角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用于测量钻孔部分中内芯的内外倾斜角和头尾倾斜角;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内芯尖端钻孔时遇到的阻力;钻孔部分通过连接部分与手柄部分连接,角度传感器安装在连接部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钻孔部分和连接部分之间。本发明颠覆了原有的依靠术者经验和估算进行钻孔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充分利用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将原有笼统粗笨的手术操作转变为在准确的数据指导下,实现精准、快速和安全地操作,为将来机器人的智能操作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医学外科学中脊柱外科领域手术器械,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具有导航作用的开路锥。
背景技术
脊柱手术多采用开放或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此外,脊柱椎体成形术也需要经椎弓根穿刺。在椎弓根螺钉植入时,首先在透视下使用定位针进行定位,定位准确后采用开路锥进行钻孔,然后顺着开好的孔道再拧入椎弓根螺钉。椎弓根是椎体比较特殊的结构,起于椎体后上部,短而厚,外形呈弧形,有一定的内倾角和头倾角,颈椎、胸椎、腰椎椎弓根粗细和角度都不相同。椎弓根内侧是硬膜囊,内有脊髓或马尾神经,下方是神经根。因为开路锥要在骨质上钻孔,这就要求开路锥直径相对较粗,便于钻孔后拧入较粗的椎弓根螺钉,且前端锐利,利于钻孔。这样粗而尖锐的锥子一旦伤及脊髓或神经根,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术者在使用开路锥钻孔时,必须要反复透视,根据透视情况,术者要估计开路锥钻孔的内外倾斜角和头尾倾斜角,以保证锥子在椎弓根内钻行,如果估计有偏差,还要进行透视,反复调整角度,增加了手术时间,甚至导致椎弓根的劈裂。此外,由于锥子与周围骨质的强大摩擦力,通过手感根本无法感知锥子头端是否突破椎弓根壁,刺入了脊髓或神经根。因此,目前脊柱外科所使用的开路锥,无法根据透视情况准确调整钻孔角度,无法感知是否刺破椎弓根壁伤及神经组织。即使很有经验的脊柱外科医生,也存在反复透视的情况,以及伤及神经的风险,无法和目前数字化、智能化手术相匹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开路锥进行了重新设计,整合了角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具有导航作用的开路锥,充分利用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增加了方便性和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导航作用的开路锥,包括以下部分:
钻孔部分,用于在脊柱手术时钻孔;
手柄部分,用于方便医师握持;
连接部分,用于连接钻孔部分和手柄部分,并且用于安装角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角度传感器,用于测量钻孔部分中内芯的内外倾斜角和头尾倾斜角;
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内芯尖端钻孔时遇到的阻力;
所述钻孔部分通过连接部分与手柄部分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连接部分,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钻孔部分和连接部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钻孔部分包括内芯和套筒,所述内芯具有依次连接的内芯尖端、内芯主体和内芯尾端,所述套筒具有依次连接的套筒前端、套筒主体和套筒尾端,所述套筒主体套设在所述内芯主体外,所述内芯尖端为锥形,所述套筒前端呈圆锥状,所述内芯尖端伸出至套筒前端外部,套筒主体套设在内芯主体外,所述套筒尾端套设在所述内芯尾端外,所述内芯尾端与压力传感器接触,所述套筒尾端与连接部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分包括连接头和连接杆,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与钻孔部分连接,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中安装有所述压力传感器,且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部与钻孔部分上的内芯接触,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所述角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其志,未经孙其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2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救弹性止血带及缝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轻松助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