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骨料自动化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3740.1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7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韦建斌;冯兴国;韩毅;王伟;华庆莉;黄莉;章乐远;吉鹏;徐逸文;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水利防汛物资储备中心;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0/10 | 分类号: | C04B20/10;C04B20/02;C04B18/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骨料 自动化 预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自动化预处理装置,包括进料系统、裹浆系统、出料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的进料系统、裹浆系统及出料系统均与控制系统相连,裹浆系统的侧面设有进料系统,下方设有出料系统;所述的裹浆系统包括搅拌桶,所述的搅拌桶两侧及底部均连接有伸缩臂,搅拌桶上方设有给浆室,所述给浆室的顶部设有活塞片,底部设有若干出浆孔,给浆室与搅拌桶之间贯穿有转动轴,转动轴与给浆室上方的动力装置连接。本发明可对再生骨料进行不同程度的预湿润,降低再生骨料高吸水率及大孔隙率的负面影响;可实现再生粗骨料裹浆的自动化处理;可制备高强度再生骨料,提高再生骨料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再生骨料自动化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石料作为制作混凝土必不可少的资源,其需求量日益增大。同时伴随着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推进,老旧建筑的拆除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若处理不当,不仅会产生高昂的土地征用费,同时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通过破碎筛分等处理方法得到再生骨料以重新制备混凝土块运用到工程中成为时下热点问题。
再生骨料的高孔隙率和高吸水率会影响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因此需对再生骨料进行预先处理。经相关学者研究,对再生骨料进行预湿润及裹浆处理将极大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同时,采用传统人工方法对再生骨料进行处理耗时耗力,且易出现裹浆不均的现象,影响再生混凝土的性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再生骨料裹浆效果且能够对其进行自动化控制的再生骨料自动化预处理装置。
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进料系统、裹浆系统、出料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的进料系统、裹浆系统及出料系统均与控制系统相连,裹浆系统的侧面设有进料系统,下方设有出料系统;所述的裹浆系统包括搅拌桶,所述的搅拌桶两侧及底部均连接有伸缩臂,搅拌桶上方设有给浆室,所述给浆室的顶部设有活塞片,底部设有若干出浆孔,给浆室与搅拌桶之间贯穿有转动轴,转动轴与给浆室上方的动力装置连接。
所述搅拌桶的桶壁及桶底均安装有旋转装置,并通过旋转装置与伸缩臂连接,搅拌结束后,装置驱动伸缩臂相对运动,可将搅拌桶倾翻,将桶内再生骨料倾倒在出料系统的皮带输送机上。
所述的伸缩臂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内设有伸缩臂运动的轨道,搅拌结束后,装置驱动伸缩臂相对运动,可将搅拌桶倾翻,将桶内再生骨料倾倒在出料系统的皮带输送机上。
所述的轨道包括弧形轨道和直线轨道。
所述搅拌桶两侧的伸缩臂沿驱动装置内的直线轨道运动,搅拌桶底部的伸缩臂沿弧形轨道运动。
所述的伸缩臂采用铁质材料。
所述的进料系统与出料系统均采用皮带输送机,所述皮带输送机的横截面为槽形结构,其两侧设有防护翼,防止输送过程中再生骨料洒出。
所述的活塞片采用橡胶材质,活塞片与给浆室接触的边缘处利用润滑油进行密封和润滑处理。
所述进料皮带输送机上方设有喷淋装置,保证湿润水可以完全覆盖整个皮带输送机。
所述转动轴的底部设有搅拌叶片,用于对再生骨料进行搅拌,使其均匀裹浆。
工作原理:通过皮带输送机将再生骨料输送到搅拌桶内,皮带输送机上方设置喷淋装置,对再生骨料进行预湿润处理;搅拌桶内安装有灵活的搅拌装置,其上方固定有活塞片,通过压力控制,经由给浆室底部的出浆孔产生均匀浆液;搅拌桶两侧及底部安装有伸缩臂,可翻转搅拌桶将处理完毕的再生骨料倾倒在下方的出料皮带输送机上。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现了再生骨料预处理的自动化,工艺流程布局合理,机械化程度高,与传统人工方法相比,极大提高了再生骨料预处理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水利防汛物资储备中心;河海大学,未经江苏省水利防汛物资储备中心;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3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