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转运动收集与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4970.X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0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芳;丛晨;孙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周智博;宋铁军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运动 收集 再利用 装置 | ||
1.一种回转运动收集与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主要包括L形板(1)、托板(7)、拍板(14)、凸轮(15)和收集装置;
L形板(1)为由横板和立板构成的L形结构,凸轮(15)通过轴承座(3)设置在L形板(1)的横板上;
托板(7)设置在L形板(1)的立板上,拍板(14)活动设置在托板(7)的下方与托板(7)对应且能相对于托板(7)做上下动作,当拍板(14)上升至最高点时与托板(7)碰撞;
拍板(14)的底部通过连杆(6)与凸轮(15)联动,通过凸轮(15)的转动带动拍板(14)上下动作并碰撞拍打托板(7);
托板(7)的上端设置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为并联超磁致伸缩式回收装置或压电式回收装置;
并联超磁致伸缩式回收装置包括多个回收单元,每个回收单元均由一个超磁致伸缩材料薄片(10)以及缠绕在该超磁致伸缩材料薄片(10)上的拾取线圈(9)构成,多个回收单元为非零的偶数个,多个回收单元平均分成两组或多组,每组中的回收单元之间的拾取线圈(9)串联,两组或多组串联的拾取线圈(9)之间并联;当回收单元为两个时,两个拾取线圈(9)之间直接并联;
压电式回收装置包括压电式材料薄片(16)以及与该压电式材料薄片(16)连接的电荷放大器(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运动收集与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拍板(14)通过T形架(13)及固定架(12)连接在L形板(1)的立板上,T形架(13)的前端连接拍板(14),T形架(13)的后端通过转轴设置在固定架(12)上使得拍板(14)能以该转轴为轴做上下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运动收集与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凸轮(15)为椭圆形的饼状结构,在凸轮的一个侧面上加工有环形凹槽(15-1),该环形凹槽(15-1)的两端(15-1-1)为圆弧形,且两端的圆弧形直径不等;
连杆(6)的上端与拍板(14)连接,连杆(6)的下端设置有伸进环形凹槽(15-1)内的滑块(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转运动收集与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凸轮(15)为一个或两个,当凸轮(15)为两个时,环形凹槽(15-1)设置在凸轮(15)的内侧,使得两个环形凹槽(15-1)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运动收集与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凸轮中心位置处打有完全贯穿的通孔,在通孔上加工有一个键槽,阶梯轴(4)穿过该通孔并与键槽配合,使得阶梯轴(4)形成带动凸轮(15)旋转的结构;阶梯轴(4)设置在轴承座(3)上,轴承座(3)设置在垫块(2)上,垫块(2)设置在L形板(1)的立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运动收集与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超磁致伸缩材料薄片(10)和拾取线圈(9)设置在骨架(8)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回转运动收集与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骨架为长方体的薄壁结构,中心处加工有矩形凹槽,超磁致伸缩材料薄片(10)和拾取线圈(9)设置在该矩形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回转运动收集与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骨架的前后壁面下方沿宽度方向分别打有两个螺纹通孔(8-1),骨架的左右壁面下方沿长度方向对称的打有两个导线通孔(8-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回转运动收集与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超磁致伸缩材料为矩形的薄片结构,超磁致伸缩薄片的外表面缠绕一定匝数的拾取线圈(9);超磁致伸缩材料薄片的一端安装在骨架的凹槽内底端,超磁致伸缩材料薄片形成两组或多组并联连接,拾取线圈的连接线分别穿过骨架上左右侧面的导线通孔(8-2),骨架上的螺纹通孔(8-1)中分别安装有预紧螺钉对超磁致伸缩薄片进行紧定。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转运动收集与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拍板(14)为向上拍打托板(7)后能够向下复位的结构,复位分为三种形式任选其一:
第一种形式:拍板(14)通过自身重力自由下落;
第二种形式:托板(7)通过工形保持架(11)设置在L形板(1)的立板上,T形架(13)与工形保持架(1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拍板(14)拍打托板(7)后在复位弹簧的顶力作用下下落复位;
第三种形式:T形架(13)的后端通过转轴设置在固定架(12)上且在该转轴处设置有能将拍板(14)复位的扭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497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电作动器
- 下一篇:一种低频隔振与压电俘能耦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