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有机废气处理的电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5079.8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6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峰;董瑞龙;何根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艾尔克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阳极柱 阴极柱 进气口 有机废气处理 电极组件 电离装置 壳体内壁 有机废气 内凹 无机物 氮气 化学键 高温等离子 电离区域 二次污染 固定螺栓 环形设置 环形中心 净化处理 气源出口 气源进口 外接电源 有机分子 出气口 非弹性 分子链 接缝处 气流道 气源腔 吸附剂 小分子 二氧化碳 凹道 壳体 腰部 断裂 分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有机废气处理的电离装置,电极组件贴壳体内壁呈环形设置,两端分别为进气口和出气口;电极组件包括一端的阳极柱和另一端的阴极柱,分别通过固定螺栓透过壳体外接电源;电离区域的阳极柱和阴极柱,向环形中心内凹,与壳体内壁构成气源腔;气源进口设于进气口一端的阳极柱或阴极柱的腰部,气源出口为阳极柱和阴极柱的接缝处;气流道为内凹后形成的凹道。其利用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与有机废气发生非弹性碰撞,使得有机分子中的分子链、化学键断裂分解成小分子无机物(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等)从而实现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处理过程中不需要吸附剂,也不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有机废气处理的电离装置,属于废气净化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和化学工业的生产过程中,含有大量挥发性有机物的工业废气被排放到大气中,这些挥发性的有机废气主要包括酮类、苯类、醇类、卤代烃烃类等,均属于有毒有害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净化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常用的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方法,主要有燃烧法和吸附法。燃烧法工艺比较简单,操作方便,可回收燃烧后的热量,但不能回收有用物质,只对高浓度有机废气有效,燃烧过程中还易产生二次污染;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吸附有机废气,一般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缺点是吸附剂难以再生,需要不断更换。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吸附剂,也不产生的二次污染的适用于有机废气处理的电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有机废气处理的电离装置,电极组件贴壳体内壁呈环形设置,两端分别为进气口和出气口;
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一端的阳极柱和另一端的阴极柱,分别通过固定螺栓透过壳体外接电源;
电离区域的阳极柱和阴极柱,向环形中心内凹,与壳体内壁构成气源腔;气源进口设于进气口一端的阳极柱或阴极柱的腰部,气源出口为阳极柱和阴极柱的接缝处;气流道为内凹后形成的凹道。
上述气源腔的纵截面呈梯形。
上述壳体呈矩形。
上述电极组件呈圆柱形。
沿气流方向,上述阳极柱设于前端,阴极柱设于后端。
上述壳体的材质为PE,电极组件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有机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利用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与有机废气发生非弹性碰撞,使得有机分子中的分子链、化学键断裂分解成小分子无机物(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等)从而实现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
本发明的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简单,制备、维护成本低,废气净化效果好,尤其适用于不同浓度的有机废气处理,处理过程中不需要吸附剂,解决了吸附法处理中的吸附剂更换问题;同时也解决燃烧过程中易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进一步还可与其他类型的废气处理装置协同作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有机废气处理的电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进气口,2、出气口,3、壳体,4、阳极柱,5、阴极柱,6、气源腔,7、气源进口,8、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艾尔克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艾尔克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50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